法務部的張寒不大高興地說道:“韓部長是什么意思?質疑我的專業能力嗎?還是,你認為這場官司能打贏?”
公共關系部的韓部長連忙解釋道:“我不是那個意思,我當然認同張部長的專業判斷,其實我也咨詢過一些朋友,他們同樣認為這場官司我們很難打贏。”
藝人部的負責人問道:“那你還說要打這場官司?”
公共關系部的韓部長說道:“我的意思是,可以借這次機會炒作,把損失降到最低,就算最后輸了,我們也不至于輸太多,至少,方宏火了。”
有人質疑道:“方宏所謂的火了,不是正面的,而是負面的,罵的人多了,當然就火了。”
公共關系部的韓部長說道:“現在明星只看流量,流量不分正面還是負面,有人關注就有商業價值……”
他的觀點有人認同,有的人不認同最后看總經理拍板。
總經理沉吟片刻,正要說話,這時候會議室的門被推開了,進來一個青年。
“阿琿來了?”總經理說道。
來人是瀚海娛樂公司最大牌的藝人,也是持股股東,潘廣琿,一線歌星,火了十幾年。
董方宏在他進來的一瞬間,就已經站了起來,恭敬地喊了聲潘哥。
“我接到通知,就趕緊回來了,這事大,我們要慎重些。”潘廣琿說道,在總經理右手邊坐下,問道:“討論的怎么樣了?”
總經理把事情說了一遍,最后道:“韓光的意思是,不打官司,在輿論上我們已經輸了,打官司,雖然很大概率會輸,但是至少可以炒作一下,推方宏一把。”
“阿琿,你覺得怎么樣?”
潘廣琿看了一眼公共關系部的韓光,沉吟片刻后說道:“我的意見是,別這樣!得不償失!”
總經理詫異地問道:“怎么?”
韓光解釋道:“對方宏來說,雖然一時會有很大的負面效果,但是長久來看,是很值得的。現在多少人削尖腦袋想找炒作的機會,而這次,李想親自把機會送到我們手上,錯過了太可惜。”
潘廣琿搖頭道:“看樣子你不了解李想啊。”
作為公共關系部的部長,被人說不了解當紅炸子雞李想,已經是很重的批評,韓光臉上有點掛不住,爭辯道:“我電腦上關于李想的資料,公開的沒公開的,有一個多G。”
潘廣琿笑道:“你見過他真人嗎?”
韓光:“這倒沒有。”
潘廣琿說:“我在《樂隊的夏天》和他共處過一段時間,私下里還有聯系,對他的了解可能去世沒有韓部長深,但是有你所沒注意到的一面。”
去年夏天,李想參加《樂隊的夏天》,潘廣琿也是嘉賓,兩人由此認識。
“你剛才提的建議,一般來說,確實不錯,但如果對象是李想,那萬萬不行。”
他看向眾人,說道:“大家不要忘了,李想不僅僅是娛樂圈里的人,他還有一重更重要的身份,是作家,知名作家,海外內都享有盛譽。”
“前陣子央視有一個欄目,花了半個小時,專門報道了李想的事跡,不知道大家知道么?報道的內容暫且不說,但從這件事里我們想想,央視和中央媒體對李想的報道多不多?自從他出道以來,我算了一下,平均一個月就要上一次,娛樂圈里哪個人有這種待遇?”
“這說明什么?說明他受到上面的重視!這種人,我們不好好結交也就算了,還想利用炒作緋聞,我敢說,這事一旦鬧起來,那些嚴肅媒體馬上會把矛頭對準我們!到時候便宜沒占到,惹了一身騷。”
“這事,我的意見是,按照李想的要求道歉、賠償,別拖了,拖的越久,對我們越不利。”
眾人聽他這么說,都有些恍然,覺得是這個道理,不值得,就連韓光也說:“是我沒想到這么深。”
總經理說道:“阿琿說的對,這事我們考慮的不周,道歉賠償還不夠。阿琿,你和李想有聯系,能不能約他出來,請吃頓飯,我帶上方宏去。”
潘廣琿:“我試試看吧,不一定能約到,他在圈子里特立獨行,不怎么喜歡交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