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柚子:“師師小姐姐掛了我的電話,嚶嚶嚶,她是不是不喜歡我?”
陳樂語:“怎么會呢,師師很喜歡你的,直夸你可愛聰明呢。”
小柚子:“但她為什么掛我電話?”
你問我,我也不知道啊,打電話的是你,陳樂語說:“是不是有什么誤會啊?”
在爸爸媽媽的引導下,小柚子逐漸回憶剛才和師師打電話的內容,最后真的回憶起了,從悲傷的情緒中找到了原因。
“我就說吧,人家師師小姐姐也在看電視,電視上有她的哥哥呢,她們都好關心的,你這時候不要打電話過去了,等電視結束了再聊吧。”
小柚子可憐兮兮地坐回沙發,跟著媽媽一起看她老哥。
但是……
“我老哥也不粗來,沒得看鴨。”
陳樂語笑道:“聽名字也可以嘛,不一定要看人呀。”
小柚子:“不看人,那怎么叫看我老哥咧?”
最后,小柚子想到了一個辦法,在她媽媽的幫助下,雙手抱著手機看電視,手機上是李想的照片。
她悄悄給小柚子拍下照片,回頭給竇竇師師的媽媽看,她家的小柚子是個小迷妹,瞧被老哥迷的。
“入圍上一年度紫金文學獎長篇的有:”
“《壞事開頭》,葉培蕾。”
“《網中人》,永城。”
“《春日序曲》,黃芳田。”
“《金色夜叉》,連子心。”
“《鵝籠記》,楊典。”
“《最后的兒子》,劉梓君。”
“《我是貓》,李想。”
“恭喜以上7位作者,朋友們,讓我們期待三天后,在國家大劇院共同見證最高榮耀的歸屬!”
提名儀式全部結束,媒體和觀眾的討論才剛開始。有人為自己喜歡的作家和作品沒能入選而遺憾,有人為能如愿而欣喜。自媒體和新聞網站一直在進行現場文字直播,無需等待整個儀式結束,從頭到尾一直在實時為眾人推送提名信息。
晚上八點半,依然是地鐵高峰期,無數低頭看手機的人們被手機里各種app跳出的新聞彈窗提醒。
“《李想剛剛發行的<小王子>,入圍紫金文學獎最佳短篇》”
“《李想<熱愛生命>,入圍紫金文學獎最佳中篇》”
“《李想<老人與海>,入圍紫金文學獎最佳中篇》”
“《李想<我是貓>,入圍紫金文學獎最佳長篇》”
“《今晚最大的贏家,李想四部作品入圍紫金文學三項大獎》”
“《最實至名歸的提名,李想恐成本屆紫金文學獎最大贏家》”
……
人們為李想的勇猛精進而興奮,議論紛紛。
“我昨天剛買了一本《小王子》,讀了真好看。”
“《老人與海》很有內涵,發人深省。”
“《熱愛生命》和《老人與海》很相似。”
“這四本書我都看過,家里都有。”
……
網絡作家王勝和徐立業這對好基友今晚相約在酒吧,一邊喝酒聊天,一邊收看紫金文學獎直播,這是華夏文學最高獎項,作為作者,內心深處都有一種情節,希望有朝一日自己也能站上獎臺,摘下這朵華語文壇最瑰麗的花朵。
“李想果然不負眾望,四部作品全部入圍。”高瘦個子的王勝說道。
“意料之中的事情,但還是很驚喜。”有點微胖的徐立業接話道。
王勝問:“你的新書構思好了嗎?”
自從去年完本后,徐立業就一直沒有任何新書的消息,外人不知道,他卻知道,徐立業是準備大幅轉型,寫一本傳統文學作品。
這不是說他要擺脫網絡文學,他依然認為自己是網絡作家,但是因為受到太多輕視,導致他十分希望寫出一本足夠水準的傳統作品,為自己正名。
“已經擬好了大綱,李想今天大殺四方,讓我也激情澎湃,寫,今晚就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