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想?”
現場已經有不少人在喊李想的名字,不用再多詢問,安保隊長連忙說:“還愣著干嘛,快去幫忙啊,幫李想解圍!”
“啊?哦哦。”
幾人沖到人群中,找到李想,幫他開出一條路,同時現場有理性的粉絲在李想周圍組成一道人墻,幫他攔住蜂擁涌上來的狂熱粉絲。
現場還有記者在高聲詢問各種問題,李想一個沒理,匆匆上了臺階,見安保人員攔住了跟上來的粉絲,便停下來,朝廣場黑壓壓的人群說:“謝謝大家趕來給我加油,現在我要進去了,你們都回家吧。”
粉絲們紛紛高喊:
“哥哥加油,我們在這里等你的好消息。”
“哥哥我們不走,我們和你共進退。”
“哥哥你是最棒的。”
“李想——你這次有信心拿幾個獎?”
……
安保隊長過來說道:“李先生,你先進去吧,他們估計不會快就走,離晚會開始已經沒多少時間了。”
李想點點頭,最后朝大家揮揮手,轉身步入大劇院,忽然身后跑來兩人,擠了他一下,搶在他前面進去了,其中一個青年回頭看了他一眼,笑著說了句:“是李想啊,我說外面怎么圍了這么多人。”
李想不認識這人,點了點頭,沒多說什么。
對方見狀,也沒停下來說聲對不起,轉身就先一步走了。他身邊的中年女人跟著回頭看了一眼李想,對青年說道:“這就是李想啊,好年輕。永城,今晚的長篇獎,他是你最大的對手。”
楊永城說道:“或許吧,名氣大而已,《鵝籠記》和《春日序曲》質量更高,我覺得這兩本書才是我最有力的競爭者,而不是那個唱歌的。”
中年女人笑道:“李想拿了龔古爾文學獎。”
楊永城說:“拿獎的又不是《我是貓》,如果《老人與海》入圍的是長篇,我無話可說,但《我是貓》?這書我根本看不下去。”
中年女人點頭道:“娛樂性比較重的一本,和永城你的《網中人》差了一檔半檔,立意上就比不上。”
兩人看到白蘇從身邊經過,迎上了身后的李想,楊永城頗為不平地說:“但他有個好老師。”
中年女人環顧現場,只見現場不少人往他們這邊看了過來,交頭接耳,她知道,這些人不是看她和楊永城的,而是身后的李想,感嘆道:“你看許多人都認識他,名氣大就是好。”
楊永城見狀,有些意氣地說:“其他獎我不知道,但長篇有我在,他就休想拿獎,我不信評委會的人都是瞎子。”
今晚的頒獎典禮人數不多,不到1000人,基本都是作家、文學評論家、文學記者,以及各地作協的人員,這些人一不追星,二不關心娛樂圈的事,但是當李想一走進來,依然吸引了他們的注意力。
“是李想啊。”
“這就是李想吧,真年輕。”
“好年輕的小伙子,我看過他上電視。”
“我認識他,是盛京作協的李想。”
……
有小部分人不認識他,詢問身邊的人這是誰。
“那個是白蘇吧,他身邊的年輕人是誰?”
“那個就是李想啊,這次入圍了三個大獎的李想。”
“噢,是他啊,第一次見,這也太年輕了。”
……
李想在白蘇的引領下,一邊往座位走去,一邊朝向他打招呼的人致意,同時偶爾停下來,在白蘇的介紹下結識一些知名作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