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氣運不行,做什么事都不順,一直都想要改運,迷一樣相信跟運氣好的人交好,自己運氣也會變好。
然而聽到高師爺后面的話,心神已經放在另一件事上,“小魚兒還會做飯?”
“會,”高師爺捋捋胡子,“一點不夸張,不比府城得意樓的差。”
“真的?”吳縣令有些震驚,“得意樓是府城最好的酒樓,祖上是前朝的御廚,小魚兒真能比的過?”
“各有千秋,”高師爺點評道,“得意樓的飯菜精細富貴,色香味俱全,小魚兒做的菜看起來略微粗糙,吃到嘴巴里卻另有一番滋味。”
想了想,他接著補充,“當然,這只是老夫的一點愚見,自家孩子,怎么看怎么喜歡,就連她做的飯都覺得比別人好吃,可能并不是很客觀,具體怎么樣還要縣太爺吃過才知道。”
“若是有機會,本官會來試試。”
說完這句,吳縣令陷入沉思。
他發覺這個自己剛開始看不上的小丫頭有些厲害。
會造水車,懂得看眼色,還會做飯……
運氣也好的不行。
隨便遇到一個老道就是高人,去溪邊喝水都有傻狍子自己送上門……
除了家世低點,怎么看怎么像大人物的配置。
這一瞬間,吳縣令越想越深。
等食盒里的綠豆湯喝的一滴不剩,吳縣令再度開口,“師爺,柳家對小魚兒究竟是個什么想法?再聰慧也是姑娘,就算去縣學待幾年,還是要回鄉下。”
“讀書長些見識總是好的,”高師爺不以為意,“就算最后依舊要回鄉下也沒關系,朝廷重視農桑,小魚兒又聰明,十歲就能造出澆地的水車,一看就是種地的好把式,或許另有前途也說不定。”
“另有前途?”
吳縣令目瞪口呆。
可能是他眼糊,完全看不到什么前途。
“百姓裹腹要糧,大軍平亂也要糧,天災**更是不能少,種田對所有人來說都是頭等大事。”
高師爺徐徐解釋,“更何況,小魚兒本來就是農家子,種地是本份,太祖這些年越發也重視農桑,屢次提拔善于農事的官員,之前甚至有一農戶上捐好糧種,直接一步登天被封為縣令?”
“確實如此!”
吳縣令不缺吃不缺喝的,很少注意這方面的。
猛然一聽,恍然大悟,“讀書有前途,種田也未必會差,若是做出一番事業,說不定還能留名青史!”
留名青史?
呵呵!
高師爺沒料到縣太爺這么想。
他也只是認為種田是一條不錯的出路,縣太爺竟然覺得能青史留名!
世家子弟,都這么敢嗎?
真是失敬了。
“沒錯,”高師爺并沒反駁,一副找到知己的樣子,“讀書是男子取功名利祿的途徑,種田卻沒這個限制,她小小年紀就造出水車,肯定是種地的好苗子,假以時日讓收成翻一番,誰說不能青史留名?”
“決定了,處理好水車,本官就讓林教諭把人招進縣學。”
“如此甚好!”
于是,在老柳家毫不知情的情況下,柳瑜的人生被安排的明明白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