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垃圾》作為一本小說故事來說的話,到底算不算好,以及有多好,蘇伊自己心里確實也沒有一個明確的評判標準。
雖然該是作為一名創作者的身份,并且對于其中發生的每一個細節都再清楚不過,但是對于她來說,感覺還是有些不同。
當認真翻開了呈現在字里行間的內容時,體會著由文字傳達出來的情景,在腦子里重合出本來的畫面,與事發當時的身臨其境,顯然還是有區別的。
這畢竟是一本書,而不是監控錄像的畫面,即便再怎么還原,一定也有些,將事情本身轉化成文字之后所被壓縮的信息。
不過付詩杰突然冒出來的那句話,卻并沒有什么毛病。
在蘇伊將這本書讀過了,還不到一半兒的這段內容里,她也已經能夠十分清楚地意識到這個問題,并且在這方面的感受上,是和付詩杰達成高度統一的。
被寫在了書里的所有人物,場景,以及時間脈絡和大致的事情發展走向,都是和事實本身高度重合的。
周華良,周宇,付氏集團,以及梁秘書,秦釗等等名字,都已然出現在了故事里,更有甚者,蘇伊在看過的內容里,也發現有一些提及到付兆恒,也包括付詩杰這個人的地方。
不過好在故事的主要內容,都圍繞著姓周的兩個人發展的,蘇瑪麗作為《垃圾》這本書的作者,同時也是穩重主人公的名字,周旋在兩個主要的人物之間,然后發生了一系列的故事。
大致便是如此,好在正因為故事發生的重點,都是圍繞著周華良以及周宇這兩個人存在的,所以其他無關緊要的人,占得篇幅不至于太多。
付兆恒的名字,到目前為止也并沒有出現在故事里,而是以付叔叔代稱,至于付詩杰的話……
在今天突然聽到了從這人口中說出的,有關《垃圾》這本書的評價之前,蘇伊首先是沒有想到,他會去看的。
而且就算是看了,應該也就是一時好奇使然,翻看過那么兩眼,總不至于是真的從頭開始一一看下去吧?
蘇伊的這個疑問,在聽過了付詩杰口中所說的真實的評價之后便橫在了那里,只不過卻也不好直接問對方是什么意思。
他對于這本書的評價和感受,蘇伊自然沒什么好放在心上的,這本書的存在本身,對于她而言尚且如此。
不過也是在“好像真實發生”的這句話之后,蘇伊經由自己看過了前面一部分內容的感受,而不禁推測出了后面的一些發展,尤其是在和付詩杰有關的部分。
雖然這位付總的存在的篇幅并不多,如果真要找著看的話,一本書下來恐怕也超不過兩頁紙才對。
不過正面沖突的情節,卻也是真實發生過的。
就在因為周華良的原因,而在付氏公司下鬧出一場風波之后不久,同是在付氏公司的一間辦公室里,上演了一場發生在蘇瑪麗和這個人之間的正面交涉。
蘇伊這會兒自然是還沒有看到那里,等故事發展到那個時候,想來也是距離最后結束不遠的地方了。
她此前是沒有要跳著去看,刻意去找和某個人有關的部分,不過當她從付詩杰的眼前離開,率先一步走出了付氏集團的大樓外,便是有了這個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