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也是蘇伊作為一個旁觀的視角,在關注著楊柳這個人的時候,所能想到和希望看見的。
只是每每從眾多與楊柳這個名字相關的消息里頭,看到或好或壞的新聞一波一波出現的時候,那種似乎能感覺到,作為被這些內容包裹在中心的人的體驗,說不上如何地輕松自在就是了。
蘇伊自己起初是沒有辦法理解和適應這種感受的,現在她的感覺同樣也是如此,并沒有太多的不同。
不過作為游戲玩家,與這就是一個游戲而非現實的事實,顯然是會無形中給人一種不必太過真情實感,還能夠保持自在清醒,而不需太過苦惱郁悶的體驗。
但感受這種東西,有的時候也不是全然就能夠由理智去支配的,之前圍繞著蘇瑪麗這個名字,因為趙倩而生出的那一系列的風波,就讓蘇伊自己從中體驗了一回這樣的感受。
哪怕是到了現在,她仍然沒有辦法忘記和忽略掉的一個事實就是,系統后臺上在經過了那一場風波之后,所真實存在著的“一片狼藉”的慘狀,如今尚且沒有真正恢復到本來的水平。
如果楊柳的腦海里也有一個,被羅列出來的數據參數的話,那么這會兒又會是怎樣的一種波動的狀態呢?蘇伊很快也就有了一個來自于楊柳本人的答案。
事情的發生來自于網上,關于楊柳的一個話題。
有人就她在采訪中回答的一個問題,有關演員和歌手的身份,以及二者選擇其一的話,哪一個會是她想要做出的選擇帶起了一連串的討論,而后風頭隨之朝著質疑和討伐的方向發展。
蘇伊自己也有關注到這個問題,然后也有將那個楊柳回答問題時候,所參加的采訪環節給完整看過了一遍。
因為有小陳這么個幫手存在,在這些有關消息方面,她一定是能夠在比較靠前的時間里,就得到一些信息的,然后自然而然就可以關注到有關的事情上。
其實在最初的時候,蘇伊也并沒有覺得這件事有多嚴重。
畢竟如果是和此前一些帶節奏,或者是不實攻擊言論相比的話,這樣的一個對于采訪部分的討論,其實本來也算不上什么。
而楊柳確實在當時也自己回答了這個問題,她本身就是歌手出身,《垃圾》這部劇可以算是她比較正式的第二部作品,能有一個好的成績,并且被認可當然是一件好事。
但是對于楊柳來說,她在采訪中也很明確地表明了自己想法,說出了自己作為演員上的不足,以及不那么自信,需要努力的方面。
這種態度至少是讓人聽來,也不會覺得有什么不妥的地方才對,不過若是將其中的幾句截取出來,倒是儼然給人一種她本人承認自己演技不好的感覺。
而且在隨后的選擇這一問題上,楊柳幾乎是沒有做出什么解釋,然后就選擇了歌手這個身份,并且也表示了,這是自己的夢想,對于音樂本身的喜愛等等。
作為演員的話,她會當成一份工作好好地去完成的。
然后關于這兩個問題的整合和解讀,最后就拼湊出了一個不屑演員這個身份,對演戲沒什么興趣,只是為了工作賺錢的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