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楊柳的不同之處,從一開始接觸到這人時候的感覺,她的心里就已經有了,這個任務與此前的并不相同的想法,只不過感覺本身并不能夠認定一切。
畢竟類似這樣的感覺,蘇伊最開始還是從付詩杰這個人的身上察覺到的,到目前為止,反而是隨著接觸的時間慢慢增加,聯系越來越密切之后,變得沒什么不同了。
至于楊柳的話,現實似乎更是如此,這個人物已經是徹底消失了,這已然是無法改變的事實,你也就無法將任何可以被定義為重要的東西,再和她聯系到一起去。
至多能夠從和她有關系的一些東西上,找尋一些可能有所發現,和收獲的可能性來。
蘇伊想到此,手指下意識撥弄起捧著的這本書來,或者是要將這本出自于楊柳之手的,《死亡與光明》的書,給好好看一遍?
不過在沒有大體前提,一切只是停留在一個莫須有的想法之際,這樣的行為無論怎么去想,似乎都無異于是大海撈針一樣。
在蘇伊像是思考一般沉默的時間里,一旁的人在片刻等待過后,見她似乎還沒有準備好說什么的樣子,便是又接過了話來,打破沉默。
然后調節氣氛道:“看來蘇小姐是有一肚子的話想要說,但又不知道從何說起了。”
蘇伊微笑著點點頭,然后深吸了一口氣,覺得是該說些什么的。
而在今天的這個場合里,和楊柳以及這本書有關的,明確而具有指向性的問題,讓投機取巧的作答方案,更多變成了系統后臺界面上的一種擺設而已。
與其大篇幅地瀏覽過后,選出其中的一些來,倒不如只是想一想,對于蘇伊來說,她其實也有些可以拿來說一說,是關于楊柳也好,或者是這本《死亡與光明》的感想。
在剛才,經由采訪者閱讀出來的那段文字里,蘇伊在旁默默聽著,腦海里不由地浮現出了與之對應的一些畫面來,關于楊柳當時的可以被稱得上是“黑暗”的處境,以及密切相關后的蘇伊自己。
相比起楊柳以為的,存在于蘇瑪麗這個人身上的堅持也好,堅強也罷,對于蘇伊而言,真實想要放棄的想法,卻是要更加鮮明。
在一段沉默過后,蘇伊緩緩開口道:“當一個人覺得你好,并且以此來形容你的話,我想,我想,她是愿意看到你更好的那一面。
在我眼中,楊柳無疑是一個堅強的人,在一起度過艱難的那段時間里,我也有過想要放棄的時候,而她的堅持,本身也就是一種希望。”
“蘇小姐自己,也有遇到過很艱難低落的時刻嗎?又會怎樣排解呢?”
“自然是有的,”蘇伊不自覺地兩手交握,干凈的十指上,沒有任何的多余的阻礙,空蕩蕩地。
“不過與其說是艱難,倒不如說是另一種選擇吧,畢竟人的處境是會由選擇來改變的,遵循內心,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就豁然開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