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沒有正面回應過什么,卻幾乎也是貫穿始終,與蘇瑪麗息息相關的另一個人,付詩杰的態度來說,她處境倒有些像是站在風口浪尖上,不管是一舉一動,還是任何的回應,也都被好奇和觀望著。
在這個前提下,蘇伊從和自己接觸的多家媒體中,挑選了一個立場態度與自己相對貼合的,然后商議了后續的一次采訪活動。
不過比起常規的更多闡述自己想法,一問一答的模式,她倒是想借著這個輿論勁頭的時候,嘗試點兒不一樣的東西。
比起被問問題,然后費心思去組織語言,想怎么回答更好,倒不如就將沖突和問題,直觀擺在眼前,就好像畫展那時候的一男一女兩個人一樣。
你們就直接處在同一個空間里,不是隔著屏幕和網絡,能夠生動地看到對方的表情,動作,聽得見文字表達之外的,屬于一個人的語調和聲音。
這種毫無客觀性可言的,帶著情緒去反應出來的問題,也是屏幕前很多人都想要看到的。
至少是比起她一個人坐在鏡頭里,面對一個按照流程提出問題的另一方,來得更加生動,也更有觀賞的趣味性吧。
所以既然已經決定做些什么了,那自然不妨做得更好一些,通常來說,在目標準確,定位合理的情況下,付出和得到的回報,是一定成正比的。
受人關注,被人喜歡,可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蘇伊想到此前多經歷過的,和每一個任務對象接觸的攻略任務,也包括楊柳在內,似乎都在很好地詮釋了這一點。
不過如果你將對象擴大一下,可能被一群人關注,引導他們的注意力,情緒導向,和喜歡與否僅兩者之間的選擇,或許就會更加容易一些。
一個人可以很復雜,某些時候,也會簡單地好像白癡一樣,但更多的人湊在了一起,被某個,或者某些因素而聚攏起來的時候,復雜可能會變得簡單化,許多的耳朵里,只聽得見一個聲音。
在蘇伊和媒體方面溝通,大致確定了后面的安排,也包括自己的意見和要求之后,在安靜了快一個星期的時間之后,她終于是聽到了來自付詩杰這邊的一點兒動靜了i。
當對方打來電話的時候,蘇伊看了一眼手機,很快便接了起來,在聽到付詩杰的聲音響起的時候,不免還有些奇怪于這突然而來的舉動。
蘇伊現在想來,她和付詩杰之間,似乎沒有多少直接溝通的必要。
相比起一個電話直接找來,對外的事件處理,似乎才是對于付詩杰而言更重要的那一個吧。
而蘇瑪麗對于他而言,幾乎已經是板上釘釘的事情了,畢竟公開場合都已經表過態了,也再沒有了其他的可能。
蘇伊覺得自己當時的決定和行為,算不上有多過分,棘手到難以處理的地步,對于付詩杰來說,應該算不上多嚴重的困難。
至于眼前的情況,她也不覺得自己能夠幫得上什么忙,或者說付詩杰是需要她幫忙做什么,而讓人這樣找過來。
“付……付總。”蘇伊張口和人打招呼,自覺改回了本來的稱呼,只是不經意可能還有些殘留的習慣使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