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態下,原子內陰陽離子平衡,若予一定條件,陰陽離子發生移動和分離,陰陽離子失衡,物體便可能攜帶更多的陰電荷或陽電荷……”
常洵很清楚,純理論的解述很難讓這個時代的人信服,得用一些事實作為佐證,那便是生活的常識與實驗。
“摩擦可使原子中電荷移動,使物體帶電。譬如用絲綢摩擦玳瑁,然后玳瑁可吸引草屑碎紙,便是因為電的作用。”
為了增強說服力,常洵還查了許多古代的資料,這時候的學霸資源庫,要比百度更好用。
只要念頭一動,各種資料、文獻紛至沓來。
古代有許多關于靜電吸附現象的記錄,譬如漢代的王充、東晉的郭璞、南朝的陶弘景、宋代的雷敩,以及本朝的李時珍、宋應星等人,都曾有這方面的論述。
不過,他們尚未意識到這種吸附現象與靜電有關,要么只是描述現象,要么認為與“氣”有關。
“《博物志》云:有人梳頭,穿衣或脫衣時,會伴隨光,還有噼啪聲,這便是因為摩擦生電,放電而產生電光與聲音,宛如弱化許多倍的雷電……”
“故首輔張太岳曾在書中記述:余每于冬月盛寒時,衣上常有火光,振之迸炸有聲,如花火之狀……此亦是放電現象也!”
常洵一一羅列生活中常見的靜電與放電現象,又引用典籍中的相關文字,加以佐證,再詳述進行試驗的方法,洋洋灑灑寫了數千字,方才完成第一章:靜電荷與摩擦生電。
一氣寫完這么多字,常洵放下毛筆,揉了揉有些酸麻的手腕,眼角余光瞥見一旁的張成:“你都看到了?”
張成是識字的,也讀過書,不然也不能將劉基的一篇《雷說》背下來。
常洵寫字,張成便在旁邊研墨,自然也將常洵寫的內容一一看在眼里。
聽到常洵問話,張成連忙垂手躬身:“主子洞悉天理,奴才看了只言片語,便覺得茅塞頓開、醍醐灌頂,原來琥珀吸芥、裘毛放光,皆是放電的緣故……”
常洵笑了笑:“那你信不信?”
張成連忙道:“主子的話,奴才當然信。”
常洵看了一下系統的任務進度條,依然是0/100,這說明……別看張成將馬屁拍得震天響,但是他壓根沒有真的接受常洵的理論。
常洵搖了搖頭:“我是說,這上面講的道理,你信不信?”
不等張成說話,常洵又擺了擺手:“我要聽實話。”
“這篇文章,不是寫給你看的,而是要讓大家看,你覺得……他們會不會信?”
科學,是沒有辦法強迫的。
張成身子躬得更低了:“那些奴才蠢笨如豬……”
“張成,我要聽真話!”
常洵不滿的說道:“譬如內閣的大學士、翰林院的庶吉士、六科給事中、都察院御史、六部的大人們……他們不蠢,至少比豬聰明得多,你說他們會不會信?”
張成聽出了常洵的不滿。
與從前相比,三皇子就像變了一個人,不茍言笑之時,給人很大的壓迫感。
往常百試百靈的馬屁神功,也似乎有點失靈。
張成心念急轉,很快有了判斷,若是他繼續拍馬屁……三皇子怕是要生氣,三皇子似乎是真的想聽真話?
“主子……”
張成“啪”的一聲跪了下去,張嘴就號:“主子,外廷那些大臣們都向著大皇子,主子的文章再好,他們也定然會處處挑刺……”
常洵捏了捏眉心,有點心累。
果然還是學習有趣,人際交往的學問太復雜。
他只是想在張成的身上做個調查,看看自己寫的這些東西,這個時代的人能不能接受,這家伙繞來繞去,就是不回答正題。
不過,張成這番話里的信息量也不小。
“張成,你的意思是……外廷那些人,也認為翊坤宮遭雷擊,是因為本皇子的緣故?”
張成繼續哭號:“主子明見千里,那些人平日里就總挑貴妃娘娘和主子的刺,這次也是無中生有、胡亂攀附,他們還、他們還連連上書催逼皇上早立國本君,說、說雷擊乃是因為皇上遲遲不立國本,惹來天怒,以此警告主子與貴妃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