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回答“何為天”、“何為天威”時,常洵并沒有否定“天”的存在,而是將天威與天道分開。
常洵認為,天威不可冒犯,但天道可以研究,研究天道是為了順應天道,如果違逆天道,就要面對天威懲罰。
萬歷的意思則是……若是雷電、災難都是可以避免的,那么天威又如何體現?
說白了,朱翊鈞這是擔心沒有了天威,大明皇朝的“天授君權”不保。
常洵覺得,避雷針對君權的影響,其實遠不如那句“王侯將相,寧有種乎”。
但他還是得想辦法讓萬歷安心。
常洵想了想……其實是翻了一下資料庫,整理了一番,方才說道:“朱子曰,格物所以明此心,致知而后能居敬。人心敬畏,是為天威,若人人心無敬畏,定然失去秩序,是為自取滅亡……”
常洵看了萬歷一眼,繼續說道:“故天理存,而人欲滅!”
存天理,滅人欲,這是程朱理學的核心思想。
“你倒是巧言利舌!”
朱翊鈞無可無不可的點了點頭,然后將陳矩叫進來:“紫禁城宮殿常遭雷擊,洵兒的法子,或能讓宮殿避雷,不再受雷擊之苦,著內官監、工部營繕司配合,先擇地試用,若果真有效,再行推廣……”
陳矩看了常洵一眼,有些意外。
萬歷在安慰鄭貴妃時,明顯流露出棄車保帥,打算立儲封王,以化解可能洶涌而至的朝野攻擊,現在似乎又改變了主意?
金口玉言,萬歷沒有說明發圣旨,那么便是口諭,陳矩連忙領旨,不敢多問。
走出宮殿,外面還下著大雨。
“三殿下,宮殿安裝避雷針……”
陳矩開口說道:“茲事體大,若有萬一,定然朝野喧騰!”
未裝避雷針,宮殿遭雷擊也就擊了,最多皇帝下個罪己詔,再祭天告罪,但是裝了避雷針,再有雷擊,那便是避雷針的責任!
不僅是避雷針沒有保護好宮殿的責任,甚至還會有人認為,是避雷針引來了雷電……
哪怕宮殿遭雷擊的數量大大減少,但只要有一次——避雷針乃至常洵都要面臨前所未有的攻擊!
不僅是那些宮斗的對手,而是天下人的攻擊!
屆時,等待常洵的……很可能便是燒死布魯諾的那把火!
陳矩道:“為陛下計、為諸位娘娘計、也為殿下計,這避雷針,必須得萬無一失,方能安裝!”
常洵轉頭看向陳矩:“陳公公這是不信我、不信避雷針能夠避雷?”
陳矩微微躬身:“奴婢并非不信三殿下,而是事關皇上、太后、還有諸位娘娘,不得不慎重!陛下也是令先試用,再推廣!”
“陳公公的意思,我明白!”
常洵點了點頭。
避雷針確實并不能完全避免雷擊,即便在現代,防雷理論與技術已經非常成熟,但故宮還是會偶發雷擊。
不過,只要設置合理,避雷針也肯定能將宮殿遭雷擊的可能性大大降低,譬如從數年一次,降低到數十年一次。
哪怕還有萬一之風險,常洵也不會就此退縮,否則避雷技術還不知多久方能普及。
科學的進步,總是要冒風險的。
至于燒死布魯諾的那把火……
常洵眼中閃過一道亮光:那也是有辦法化解的!
若是他能成為宮斗的贏家,那也不過是一份罪己詔的事情!
常洵道:“陳公公放心,這意見也是我向父皇提出的,先廣泛試用,搜集足夠多的數據,足以證明避雷針的效果,然后再安裝……”
“不過,我們等得,紫禁城等不得,還是要盡早裝上為好……”
常洵說道:“所以,還要請陳公公幫忙,著內官監、營繕司配合,盡快展開試驗!”
陳矩躬身微笑:“三殿下放心,奴婢這便去傳旨,也會叮囑內官監那邊,一切聽從三殿下安排……”
常洵看了陳矩一眼,這老家伙一口一個“三殿下”,這是時刻提醒他注意自己的長幼身份?
如果說剛開始時,常洵確實對宮斗不感興趣,那么經歷了《雷電啟蒙》前后,此刻的他已然多了一些想法。
換個身份,很多事情做起來可能會更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