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快,他便心里有底了。
一個能用一把扇子直接讓皇帝封官的人肯定不是政治白癡,他很清楚與朱常洵接觸意味著什么,當常洵拉他的時候,趙士楨的身體、動作明顯有些僵硬。
他還緊張地向左右看了看,似乎很怕被人看到一樣。
進了房間以后,趙士楨明顯放松下來,但還是很緊張。
緊張、局促,猶豫中還有點決絕——這顯然不是因為等會兒要提問,趙士楨又不是雛,他都四十八歲了!
原本,朱常洵還在想,趙士楨是不是在送出那把扇子的二十二年后,打算再搏一次……
現在看來,是他想多了。
就算趙士楨想搏,朱常洵未必能幫他升官;而就算他能幫趙士楨升官,內閣首輔都能被彈劾下臺,更何況他這個監生出身的七品小官?到時候,面對舉朝上下的彈章,趙士楨不但升不了官,連官都沒法做,還得留下一片罵名。
趙士楨并非想投機,這次相遇應該只是偶然,然后趙士楨忍不住想問個問題,便讓常洵強拉進來!
常洵有點灰心,不管是李之藻,還是趙士楨,他們都不想跟自己接觸。
不過,他很快又振奮精神,學霸就是要做有挑戰的事!
趙士楨對科學好奇,那便緊緊抓住他的好奇心!
常洵調動資源庫,快速翻閱趙士楨的奏疏和文集,了解趙士楨的為人和學識,試圖從中找到說服他的方法。
“趙大人的《神器譜》對火銃的看法頗多真知灼見,尤其是對火銃性能、優缺點、制造工藝、使用方法的總結頗為到位,幾種新式火銃的設計,也頗有可取之處……”
趙士楨端正了一下坐姿,常洵竟然讀過《神器譜》,顯然讓他深感意外,又與有榮焉!
常洵見狀,不禁更有把握,這叫“投其所好”。
常洵笑著說道:“不過,趙大人對火銃的認識,依然還浮于表面,并未能細究深層次的道理,譬如火藥為何能推動火箭、彈丸飛行?彈丸飛行為何呈曲線?彈丸的射程與火藥有何關系?”
趙士楨面露思索,緊張、局促等情緒很快消失不見。
“殿下說的是!”
趙士楨拱了拱手道:“趙某才疏學淺,雖也曾思考過這些問題,并有一些總結,但于細節之處,依然有許多不解。”
明代對火藥配比、彈道射程已經出現一些總結,但對火藥的認識,依然停留在“五行論”與“君臣佐使論”的哲學探討,對于彈道射程,則停留在經驗與統計層面。
趙士楨頗為熱切地看向常洵:“殿下剛剛提及的這些問題,是否皆已知悉?”
常洵點了點頭:“略知一二。”
趙士楨微微一怔,旋即起身長揖到地:“懇請殿下賜教。”
“趙大人不用多禮!”
常洵伸手扶起趙士楨:“趙大人也是好學之人,應當知道我輩的心愿,便如趙大人著《神器譜》,既希望朝廷能夠采納,以利國家,亦希望同僚接納,可共同探討,再獲提高,便如伯牙子期,高山流水,人生得一知己足矣!”
常洵推心置腹,這是動之以情:“外廷視常洵為仇寇,常洵作《雷電啟蒙》,諸多大人不讀其書、不辨其理,便指斥為妄談,趙大人肯聽常洵的妄談,常洵亦感激……”
趙士楨直起身子,恰好對上常洵的眼睛。
剎那間,趙士楨差點要哭。
他感受到了真誠,確認過了眼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