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下這是在做什么?”
趙士楨行過禮,起身看了眼泛著白沫的大鍋,不由微微皺起眉頭,抬手在口鼻前扇了兩下。
常洵笑道:“后湖不要小看了這些,它們可是……人類的未來。”
趙士楨露出驚訝的表情,然后鄭重地對著大鍋拜了拜:“后湖愚鈍,敢請殿下賜教。”
常洵哈哈一笑,沒想到趙士楨這么鄭重。
他的這番動作,倒讓他們做的事多了幾分神圣。
科學,確實是神圣的。
“后湖,你研究過火器,應該知道火藥對火器的重要性……”
常洵開始給趙士楨灌輸化學基礎知識。
化學研究需要做很多實驗,很辛苦也很危險,這樣的事情,他當然要找一名助手代勞。
趙士楨無疑是目前他所能找到的最合適的人選,也是……唯一的人選!
常洵道:“火藥燃燒為何能推動彈丸疾速飛射?這是因為火藥的急速燃燒在極短的時間內產生大量的氣體,而在密封的彈倉里,急速膨脹的氣體便推動彈丸,給了彈丸一個非常大的初速,從槍管飛射出去……”
常洵循循善誘:“火藥燃燒產生氣體,燒制黏土可成磚、陶泥可成陶、瓷泥可成瓷,礦石可以煉成鐵、煉成銅、煉成銀……”
“這種不同物質之間發生反應,生成另外一種或幾種物質的現象,可以稱之為化學反應。接下去我們便重點研究物質與物質之間的化學反應,掌握了化學反應,我們可以做很多事情,譬如改進火藥的配方,讓火器的威力變得更大,甚至是……改變這個世界!”
常洵說著,從袖子中掏出一冊折頁遞給趙士楨,這是《科學》第四期,上面有常洵新寫的一篇文章:論分子與物質的化學反應……
在這篇文章中,常洵在物質原子論的基礎上,進一步提出了基本元素說和分子說,并在分子說的基礎上,提出了物質化學反應的概念。
趙士楨用了將近半個時辰,方才將這篇文章看完。
文章寫得還算直白,有原子論作為鋪墊,要理解分子便沒有那么困難。
趙士楨斟酌了一下道:“殿下所述的化學,倒有點類似煉金術。”
常洵點了點頭,能夠看出化學與煉金術的相似之處,說明趙士楨大致上已經看懂了這篇文章。
“煉丹和煉金也算是化學的一種,不過道士煉金,最多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很多時候,他們自己也不知道煉出的是什么。”
常洵說道:“而化學的研究,首先就是要弄清楚物質的成份,然后要研究反應的條件,以及反應后生成的物質,也就是要知其所以然!”
趙士楨若有所思地點了點頭:“殿下,我能夠做什么?”
“那便要看后湖你想做什么了!”
常洵指了指眼前的大鍋:“你可以通過一些物質反應的試驗,研究物質成份與化學反應的規律,不過要精準觀察和測定物質變化,我們還需要一些試驗工具,你也可以專注于研究與制作這些工具……”
趙士楨抬手在口鼻處扇了兩下:“殿下所說的化學反應,應該常有異味溢出吧?”
常洵點了點頭:“后湖對氣味敏感?”
趙士楨苦笑著搖了搖頭:“非也非也,是太不敏感了,我嗅不到這些氣味……”
“嗅不到?”
常洵看了看趙士楨,他還舉著手在口鼻前扇風。
常洵有些不解,既然嗅不到,為何還在那里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