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雅人當下創立的這一家小額貸款公司的初衷,可不是做慈善,還是為了賺錢。只不過,他不想采用暴力催收的方式去逼的別人走投無路,甚至家破人亡。
實在是追討不回來的錢,到了一定的金額之后,自己還是會考慮把債權轉賣給專業的討債公司去催收。
至于對方采用什么手段,那就和自己沒有任何關系了。一直以來,他堅持的賺錢理念和原則,還是不把最后一個銅板賺走。
自己深知,周復利1%已經很高了。一年有52周,毛算一個單利計算,52周*1%的周利息就是年利率都高達了52%。
事實上,專業的復利計算可就不是這么一回子事情了。它的計算方法主要分為2種:一種是一次支付復利計算,另一種是等額多次支付復利計算。
1、一次性支付終值計算:F=P×(1+i)^n。2、一次性支付現值計算:P=F×(1+i)^-n。P代表現值,F代表終值,i代表利率,n代表計息期數。
第二種:等額多次支付的情況,包含四個公式如下:3、等額多次支付終值計算:F=A×[(1+i)^(n+1)-1]/i。
4、等額多次支付現值計算資金回收計算:A=P×(1+i)^n×i/[(1+i)^(n+1)-1]。6、償債基金計算:A=F×i/[(1+i)^(n+1)-1]。
最通俗的語言和計算方式就是,誰要是從自己這里借走1萬日元,按照周復利1%計算。
第一周后,那就得連本帶利歸還1萬100日元。若是借款人還不出來,就會出現利滾利的情況發生。
在第二周后,那就不是連本帶利只還1萬200日元,而是會在第二周按照1萬100日元來計算1%的周利息,連本帶利就是1萬201日元。
也就是說,不但還要繼續加上第一周1萬日元里面的周利息100日元,而且在第一周生成的那100日元利息里面還會產出1%的周利息,也就是1日元。第三周,第四周,第五周……以此類推。
復利計算的收益永遠是大于單利計算的收益。一般人總是會在腦袋里面出現單利計算的方式去算復利,導致的結果就是和實際利息有出入,甚至很大。
林雅人并不是一根筋,非得統一貸款利率是周復利1%。每人貸款金額也不會都只是1萬日元。
這只是他對于那些無抵押,無擔保,無證明,“三無人員”的對策。自己之所以會選擇周利息,而不是月利息,一方面是加快資金的運轉速度。
同樣是1億日元,如果別人一個周期需要一年,他就只需要一個月。一年就能夠周轉12次。
最簡單的例子就是螞蟻金服的發家史。一個原本資本金30億軟妹幣,經過了40輪,直接就膨脹到了3000多億。
當然,這不是直接貸款發放。林雅人也知道,按照自己目前的資本規模,那還不夠格把發放出去的貸款進行證券化處理,只能夠進行所謂的“薄利多銷”。
唯有加快資金的流動速度,才能夠讓自己獲取到更多的收益。只是讓錢安安靜靜地躺著,那無異于就是等著每年的通貨膨脹進行一個對原有購買力的稀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