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一早上,林雅人是會按照慣例就得召開一次公司的周例會。哪怕當下就五個人,也好歹是一家專門從事金融小額貸款的小微企業。
林雅人首先講話道:“我再次提醒大家一下,我們的主要目標客戶群體是小微企業主,家庭主婦,白領,藍領,時薪工作者。
至于學生這一個群體在我看來是屬于特殊群體,雖然不杜絕,但是也不提倡對他們進行有針對性的放貸。
說得更加直白一點,我寧可帶有針對性的放貸給無業游民,也不愿意帶有針對性的放貸給學生。”
“可是,學生們的錢是最好賺。再說,學生們的錢也最容易收得回來。一方面是他們沒錢還,還有父母兜底。
另一方面就是有些學生膽子小,只要稍微兇一點,恐嚇一下就慌了。我可遵循了社長的囑托,沒有使用過暴力。”北原真一是實話實說道。
林雅人當然知道學生們的錢是最好賺取道:“別說是現在的學生,就算是十幾,二十來歲的年輕人里面,也是沒幾個在花錢上面有計劃和有節制,畢竟是深受當下RB整個社會和經濟欣欣向榮的大環境影響。
何況人眾的價值觀和價值取向也是唯金錢論。沒錢,那自然就會被他人歧視和看不起。**多,賺得少,追逐潮流或者面子是當下普通年輕人的主要特點。
加之,電視里面,街道上面那些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和明星代言,更是助長了他們的消費風氣。
有條件要消費,沒有條件,那么就創造出條件來進行一個消費。說到底,他們對于未來的前景是太過于盲目樂觀。
“以前,我在韓國受到的教育而知,生活在像RB,英國這樣島國的國民是具有天生的危機意識。可是,現如今給我的觀感就不是這樣的。
最起碼,不是人人都這樣。年輕的工薪族只想到了最好的一面年功序列制,就是收入會隨著年齡的增大是得以每年提高。
我就一直在想,難道RB就不會出現像美國那樣降薪裁員,甚至公司破產倒閉的情況嗎?”李允兒有一說一道。
林雅人是過來人最懂道:“人在二十歲的時候,自然是不會去想自己到了四十歲的事情,更不會切身感受到什么叫做中年危機。
人人要是都有危機感,那么我們這一行就賺不到錢了。借錢人的小心思里面不無就是想著,借了錢,出點利息也沒有關系。
自己以后會隨著收入的增加而變得不值得一提。這個精神寄托就源自于李允兒說到的這個年功序列制。
年輕的時候不消費和享受一些東西,未必等到老了來?漂亮的衣服,鞋子,包包對于年輕女孩子的殺傷力,可謂是超級大。”
金恩慧把話給接了過來道:“社長的最后那一句話是說到了我們年輕女孩子的心坎上面。最起碼,我每個月的錢都是一個日元不剩的花光所有。
若不是我也干著放貸這一行里面的工作,以及社長的敦敦教導,我照樣會和許許多多地人一樣干出借錢的事情。
付出一點利息就能夠立刻買到自己心動的商品,又有什么不好?這種帶來的物質上面滿足感和快樂在當時是源源不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