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寧拿起毛巾擦了擦嘴,說道:“阿兵,你已經18歲了吧,拿了身份證可以出去打工了,要不然,總是呆在家里,是娶不到老婆的!”
“嘿嘿!”
蕭兵笑了笑,挑起木桶,說道:“過了年再說吧,我先挑水了,等會兒來找你!”
“好吧!”蕭寧看了他一眼,應了一聲。
看著蕭兵遠去的身影,蕭寧嘆息了一聲。
這小子也是個苦命的娃,好似克星降世一般,自小父母雙亡不說,就連爺爺、妹妹都死了,只留下一個不會說話的啞巴奶奶相依為命。
好在他爺爺有三兄弟,自從他變成孤兒之后,撫養權便落入了兩個叔爺身上。
兩家輪流撫養,一家一個月。
可能是有一些遺傳,蕭兵說話有一點結巴,為憨厚老實,讀了六年小學就輟學了。
讀書不行,腦子不太靈光,做農活倒是一把好手,從小就是一個壯勞力。
從他十二歲輟學開始,就成了兩個叔爺家的免費勞力。
起得比雞早,睡得比狗晚,干得比牛多,吃得比豬差。
這就是蕭兵的真實寫照。
這樣的生活,一直持續了六年,直到如今。
搖頭嘆息了一會兒,蕭寧用毛巾洗了把臉,挽了水后,挑起水快速往回走。
回到家中,發現奶奶在廚房煮稀飯,爺爺不知道去了哪里,蕭寧將牙杯放回原處,又將桶中的水倒入水缸中。
“奶,薔丫頭還沒醒啊?”他隨口問道。
蕭奶奶一手撐腰,另一只手不停的用勺子攪動鋁鍋中的稀飯,回道:“還早呢,讓她再多睡會兒吧。”
蕭寧搖了搖頭,奶奶什么都好,就是對孩子太溺愛了,從不曾說過一句重話。
“爺爺呢?怎么轉個身就不見了?”
蕭奶奶換了只手,繼續攪拌著,沒有回頭:“他放鴨子出門了,等會兒就回來了,對了,寧伢子,你去把豬食剁了吧!”
“噢,好啊!”蕭寧應了一聲,穿過側門,來到了另一個房間,地上有一堆大白菜和紅薯,旁邊有一塊木板和一把舊菜刀。
操起刀板,蕭寧蹲在地上,開始剁豬食。
以他的身手,剁起豬食來,自然是又快又好。
不一會兒,一鍋豬食的料已經剁好了,而蕭奶奶的稀飯還沒有煮好。
蕭寧沒有二話,徑直打開側門,在房子的側面蓋有一個小瓦房,里面有一個燒柴的土灶。
“啪!”
點燃干松枝,塞進灶膛里,再將一些枯枝架在上面,不一會兒,就燒起了熊熊烈火。
蕭寧熟練的洗鍋、倒入潲水,再將之前剁好的豬食倒進大鐵鍋里,蓋上蓋子。
添柴加火,熬煮豬食。
半個多小時后,鐵鍋里散發出一種難聞的味道,蕭寧停止添柴,待灶膛里的火星徹底熄滅之后,才起身返回屋里。
這時,蕭有生已經回來了,蕭奶奶的稀飯也煮好了,小丫頭蕭薔蓬頭垢面的從房間走出來,睡眼朦朧,還沒睡醒。
蕭寧洗了下手,盛了一碗稀飯,夾了兩筷子剩菜,蹲在門口的臺階上開始喝粥。
“爺爺,年后搬去城里吧!”
吃過稀飯后,蕭寧遞給蕭有生一支煙,不經意的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