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山寺,寺以山名,山壯寺威。
山不高,僅百丈,占地甚廣,方圓百里,盡是金山寺的地盤。
依山就勢,山寺為一體,曲廊、回檐、石級相連,樓上有塔、樓外有閣、閣中有亭。
寺廟中,梵音佛唱之聲陣陣,似有無數僧人在吟唱經文。
山上金光縈繞,祥云升騰,不愧為天下有數佛門圣地之一。
而在金山寺旁,還有一座高塔。
鐵塔形如春筍,瘦削挺拔,塔頂如蓋,塔剎如瓶,顏色似鐵非鐵,格調別具一格。
猶如擎天一柱,直插云霄。
塔身雕刻著上萬個精致的石像,每個佛像的姿態皆不同,但卻都栩栩如生。
八角上吊著一個金色的小鈴鐺,在陽光下閃著燦爛的金光。
江風吹拂而來,引得金鈴搖曳,發出清脆聲,相傳有鎮魔辟邪之效。
正是那大名鼎鼎的雷峰塔。
時值伽藍法會,金山寺中裝飾一新,大雄寶殿中供奉的如來佛祖金像被擦拭得锃光瓦亮。
長明燈里的燈油添得滿滿,香爐里插著一柱嬰兒手臂粗的佛香,青煙裊裊升起,令大殿內眾人生出安神、寧靜之感。
殿內坐滿了人,皆是參與伽藍法會的貴客。
他們皆是來自宋國境內各大勢力的實權人物,亦或是宋國王室的代表,更有幾位來自鄰國的大勢力。
金山寺方丈靈光禪師坐在主位上,他發須皆白,身披大紅袈裟,滿面紅光,正在和修行界諸多同道攀談。
殿中諸多互相熟悉之人,僅僅是各自對視一眼,便是算打過了招呼,并沒有太過多的交談。
他們的目光,更多的是放在金山寺上,皆是面露凝重之色。
眾多視線匯聚在一起。
卻見得法海身披大紅袈裟,手持金剛禪杖,正雙眸緊閉,立在殿內一角。
他沒有任何動作,卻隱隱有一股莫名威勢散發出來,令諸多人間的絕巔強者心中一凜。
更遠的地方,人間界各處,有不少隱修的金丹境存在將目光投射而來。
在修行界中,各派掌門皆是通玄境修為,已算是人間絕頂的高手,至于更高層次的金丹境,億萬人中難尋。
哪怕是最頂級的大教派,也不常見,通常都要數百年才出一位。
而且,有如此成就者,了結俗世因果后,或是上天庭為官,或是隱世潛修,少有再理俗事者。
因此,得聞如今有一名佛門弟子得以晉金丹之境,還被敕封為佛子。
人間隱修的金丹境存在感應到其氣息,紛紛從隱修之地醒來,將目光投射到金山寺方向。
他們都想知道,這位所謂的金丹境佛門弟子,到底是真是假!
“禮贊世尊!”
這時,靈光禪師站了出來,雙手合十,高喧了一聲佛號,說道:“吉時已到,貧僧靈光,忝為金山寺方丈,感謝諸位同道,百忙之中,不遠萬里,撥冗前來參與敝寺的伽藍法會,暨寺中弟子法海加封佛子事宜!敝寺上下深感無上榮光!”
“禮贊世尊!”
上千名金山寺弟子盤膝坐于殿前廣場,雙手合十,開始誦念經文。
立時,佛音梵唱陣陣響起,若有定力不堅者,定會被其洗腦,投入佛門的懷抱。
尚幸,現場大部分賓客都有深厚修為在身,并沒有受其影響,哪怕是大宋王室的那位王爺,修為亦是不弱于眾人。
“法海何在?”
這時,靈光方丈高聲呼喝。
站在殿角的法海站了出來,施了一禮道:“弟子法海在!”
此時的法海,雖面相稍嫩稚,身披大紅袈裟,手持金剛禪杖,并無任何異象顯現,卻自有一番威嚴氣度。
“世間苦難,眾生皆苦,唯我真佛,普度眾生!法海,你自幼入我佛門,根骨上佳,悟性不凡,入門二十載,得證比丘果位!”
靈光方丈沉聲說道:“望你戒驕戒躁,努力修持,早日西去靈山,得成正果!”
“法海,你可能做到?”
最后,靈光大喝了一聲,有如金剛怒吼,如醍醐灌頂,發人深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