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虛觀中,道童有四人,董大、馬三、劉小花、許仙。
除了許仙之外,另三人皆是從錢塘縣五十余萬人中,千挑萬選的上上之材,唯有許仙是關系戶、插班生。
少年人中,數以萬計。
這三人皆是萬里挑一。
錢塘是上縣,比之尋常小縣大上許多倍,幾乎抵得上尋常的府城大小。
董大三人雖然名字俗氣,如今卻都是先天境真人,武功精湛,修行有成。
他們在突破先天境后,就離開了清虛觀,云游天下,紅塵歷練去了。
唯有資質平平的許仙,仍還侍奉在側。
當然,蕭寧特招許仙進道觀,也是存了一些小心思,或是待白素貞回來,償還那所謂的千年恩情;或是將其監視在側,以免被佛門蠱惑了。
話說,天上一日,地下一年!
人間過了三年,天上才過三天,也不知道…白素貞什么時候才能回來…
蕭寧暗嘆了一口氣,神情有些蕭索。
…………
卻說,許仙回到自己的精舍之后,臉色立即垮了下來。
“十遍啊……晚上不用睡了……”
哀嚎了一聲,許仙取出夜明珠,懸掛在房中,立時,二十來平的精舍中一片明亮。
而后,不再遲疑,取出文房四寶,雙手掄墨條研磨,磨了半晌后,取了兩支小楷筆,竟是雙手同時書寫,左右開弓。
“幸好我練就了一手雙手寫字的本事,可以省下不少時間,否則,還真完不成任務……”
許仙嘴里嘟囔著,雙手卻不停,開始默寫《清徽內景訣》(第一冊)。
不知道過了多久,東方一片紅,天色蒙蒙亮時,許仙停下了筆,揉了揉發酸的手腕。
“呼,終于寫完了……”
如此大的工作量,饒是以他后天大成的境界,也有些吃不消。
當然,許仙也清楚,觀主如此處罰,乃是打磨他的性子。
對于觀主,許仙心懷無限感激。
在他看來,觀主對他的培養不啻于再造之恩,教文習武,供應吃住。
學了一身好武功,家里也一切安好,許仙很滿足了。
整理好所謄抄稿件,許仙取下夜明珠放好后,出門來到后山,開始晨練。
至于將稿子交由觀主檢察,那倒不用,觀主神通廣大,只要誠心誠意抄完,觀主自會知曉,若是有偷懶耍滑,那就慘了。
“鏘!”
長劍出鞘,右手一振,挽出一朵劍花,清喝一聲,劍花散開,身形如風吹楊柳般搖晃擺動,劍光流轉,隨風舞動,如搖曳之柳葉,上下翻飛。
三丈方圓,丈許高低之處,盡是少年那矯健的身影,如神龍騰空隱于云霧之間,左探右顧,見首不見尾。
圈圈劍影縱橫,聲聲劍鳴輕啼。
萬千劍光如風飄蕩,殺氣森森。
一套普通的入門劍法,在許仙手里卻是耍得虎虎生威,森羅萬象。
“好劍法,少年,你好啊!”
許仙轉過頭,便見到一個白發白須的白衣老僧,手持一串佛光閃閃的佛珠,歡快的朝著自己跑來,臉上十分興奮,似乎遇到很開心的事!
“嗯?大師好?我怎么從沒見過你?”
許仙收劍而立,好奇的打量著眼前的老和尚。
“老衲乃是靈臺寺的沙彌,修煉了二百余年,從來沒有見過你這樣的劍法,這是什么武功?”
老和尚輕撫了下長須,表情頗為驚訝的問道。
“二百余年?大師好長的壽命,小子我方才所使,乃是本觀所傳的入門劍法!”
活了二百多年啊,那修為得有多高?
據觀主所說,先天真人境不過二百年陽壽,宗師三百年,大宗師五百年。
那么,這老和尚最少得是宗師境高人了。
許仙聞言,神情很是恭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