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比賽前,弗格森接受了采訪,當被問及如果看待基岡突然情緒奔潰時,他冷冷地說道:“凱文的突然爆發讓所有人都震驚,也讓我措不及防。
天吶,我真為他感到難過。
之后再看回放的時候,我開始慢慢消化他說的話。我也感覺到有點愧疚……雖然我對他的攻擊感到失望,但是我把這一切都歸結于他承受的壓力。”
同樣對基岡失望的還有貝克漢姆,他沒想到這個44歲的男人在老頭面前,脆弱得像一個男孩,被人咬了一口雪糕就大聲哭鬧起來。
雖說這個稍顯敦實的男人形象差了那么一點點,但他一直都以社會哥的形象示人。
貝克漢姆之前對他反而有些敬重,他覺得如果基恩退役后從事主教練工作,估計和基岡有些像,兩個人都很強硬。
但是這幾個月的時間,弗格森當著全世界人的面一件一件脫掉基岡的西裝時,貝克漢姆吃驚的發現他老頭衫上的紅領巾閃閃發亮。
昨天那一出算是基岡脫掉了自己的西褲,原來他的西褲里穿著奶牛斑點的秋褲,秋褲的屁股位置破了,露出了小草莓的平角。
對了,還有黑色的中筒襪。
一名主教練的人設一旦崩塌,他在眾人心里的形象就是這么惡趣味。
當初樹立的形象有多偉岸,人設崩了之后就有多滑稽。
......
4月28日,老特拉福德球場正在播放《天佑女王》時,貝克漢姆突然想起13歲的某一天。
他在父親的陪同下走進了當時熱刺隊主教練,維納布爾斯的辦公室。
維納布爾斯那天的做派像是《教父》中的某個人,他看了貝克漢姆一眼,又看了看他的資料說道:“真是個漂亮的小伙子,我們將要為同一家俱樂部效力!”
這就有點傷人了,那是兩個人的第三次見面,維納布爾斯對自己一點印象都沒有。
說實話,如果那天維納布爾斯能表現得有弗格森一半好,他很有可能就是一名熱刺球員了。
一個倫敦男孩背井離鄉,這個選擇并沒有聽起來得那么容易。
但凡熱刺給他的歸屬感能夠匹配曼聯,他都不可能做出這個選擇。
貝克漢姆小時候喜歡踢球是因為父親喜歡踢球,他喜歡曼聯是因為父親是曼聯的死忠。
在那個上午,就連父親都認為熱刺給出的合同可以接受。
但貝克漢姆最終還是選擇了曼聯,一支更尊重自己的俱樂部。
弗格森清楚他從6月到13歲的左右足球履歷,知道他父親效力過的球隊,能熟練地說出他母親的名字。
對于一名13歲的孩子而言,說他多一家俱樂部有多熱愛實際上夸張了。
這個年齡的普通男孩只能做到誰愛他,他就愛誰。
弗格森給予他足夠的尊重,于是他選擇曼聯。
這就是故事的開始。
《天佑女王》結束,老特拉福德球場的四周同時響起的掌聲把貝克漢姆從少年的回憶拉了回來。
他笑著朝球場揮手,他有預感,自己的職業生涯即將迎來第一座冠軍獎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