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哥哥最后把可樂還給了弟弟,給故事留下了美好的結局。
畫面切換到全景,在陽光下,兄弟倆人都微笑著。
一樓陽光穿過貝克漢姆的發梢,之前還炎熱無比的畫面突然變得溫暖了起來。
原來這就是兄弟之前的情誼。
平時兄弟倆也許會打打鬧鬧,但到了關鍵時刻,哥哥一定會義無反顧地擋在弟弟身前,盡全力保護弟弟。
想必弟弟長大了也一定會幫助哥哥吧?
不等大家從這副沉浸的畫面脫離,鏡頭繼續切換,弟弟拿著可樂咕咚咕咚喝了起來。
就在故事要圓滿結束的時候,弟弟的可樂瓶突然被抬了一下,嚇得他趕快身體前傾,才沒有讓可樂弄到身上。
畫面再次給貝克漢姆特寫,他笑著搖了搖頭,帥氣的臉簡直能發光。
看到這里,觀眾腦海里都產生了一個想法,哥哥之所以喜歡欺負弟弟,是不是想幫助他成長。
他一直刁難弟弟,其實是暗示他,這個世界不僅有家人,還有討厭鬼,所以要強大起來!
絕對是這樣。
廣告的最后,兄弟同框,哥哥在微笑,弟弟也在微笑。
這是弟弟在故事里第一次被哥哥整蠱后還保持微笑。
哪怕平時總是被“欺負”,但是只要有這一刻,一切都值得!
廣告結束,轉播畫面回到綠茵場,很多人如夢方醒。
就像是做了一場夢,醒來還是很感動(手動狗頭)。
看到比賽還沒開始,大家突然意識到,時間僅僅過了一分鐘。
雖然廣告只有60秒,但是很多人都感覺像是陪伴兄弟倆走過了人生的一段旅程,這種感覺真奇妙!
更奇妙的是,廣告的背景音樂依然在大家的腦海里回蕩,貝克漢姆的笑容也在大家的腦海里揮之不去。
這時桌前有可樂的觀眾都忍不住拿起可樂,咕咚咕咚一飲而盡。
我干了,你隨意。
第二天一大早,貝克漢姆突然在幾份報紙的社會版面看到了自己的照片,報紙的版面討論的內容是兄弟情。
這就很奇怪,為什么討論這個話題的時候要把自己的照片放上去。
難道是因為可口可樂的廣告?
不可能,那個廣告應該沒那么快播放吧......
他畢竟不是主教練,不需要從低級別球隊挖掘寶貝,很少看菜雞互啄的比賽。
年輕人只看高水平比賽沒什么大毛病。
何況天天都在訓練,回來屬于自己的時間本來就有限,能鉆研一下業務就已經算敬業了,實在是無心他顧。
《曼徹斯特晚報》這時候也把內維爾兄弟拿出來蹭了一波熱度,說起親兄弟,廣告里的兄弟是假的,自家內維爾可是貨真價實。
貝克漢姆拍的廣告在紙質媒體上的效果只能算是暗流涌動,但在網絡上已經完全爆發了。
“大衛給可口可樂拍攝的廣告誰看了?”
“你是說那個哥哥嗎?”
“雖然這個哥哥平時很淘氣,但是在關鍵時刻就像一縷陽光,實在是太暖了!”
“我也想要這樣一個哥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