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的第二個目的就是全面擊敗德尚效力的尤文圖斯隊,兩個人的仇恨實在是連綿不絕。
一次談話掀起無數新聞,有些報道甚至說得有鼻子有眼睛,真的讓人不利反駁。
坎通納即將轉會的新聞傳得沸沸揚揚,曼聯俱樂部沒有人發表申明,這就更增加了傳聞的真實程度。
眾人對于坎通納將要離開曼聯越發相信,國王離開俱樂部的日子進入了倒計時,唯一的疑問可能就是他的轉會去向。
媒體們都認為以弗格森的性格,這個時候他絕對會對法國人的轉會開綠燈。
然而三天以后,坎通納在個人新聞發布會上宣布退役的消息卻驚得眾人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上個賽季結束之際坎通納就已經單獨宣布自己可能要離開足球,大家都以為這是情緒過于沮喪說出來的話,沒想到法國人在一年前就想好要結束自己的職業生涯。
坎通納心生退意的原因很多球迷都了解,但讓人意外的是曼聯俱樂部上下竟然沒有辦法挽留他,沒有辦法改變他的決定。
即使是坎通納最好的師友,最理解他的主帥,最不希望他離開的弗格森也沒有辦法。
坎通納才31歲,但他沒有任何猶疑,不顧任何挽留,就這樣決然退役。他整體狀態其實依然出色,依然保持在巔峰。
他那么注重身體、注重合理訓練和恢復,能夠長久地保持競技狀態,起碼還能在曼聯這樣的球隊踢多一年。以他的水平,即使是年紀慢慢變老對抗不了自然規律,坎通納也依然可以換一家俱樂部踢球,再不濟他也可以回到法國效力家鄉球隊。
坎通納的好友班納猜這個決定與法國國家隊的矛盾有關。
坎通納在英超、在曼聯廣受歡迎,影響力一時無兩,但在法國國家隊卻永遠是邊緣人物,從來沒有得到重用。不僅國家隊,甚至在法國足壇坎通納依然背著各種罵名。
法國名宿中,除了普拉蒂尼和米歇爾對坎通納有所偏愛,其他的足壇人士就完全不感冒。歷任法國隊主教練對他都是敬而遠之,都當他是一個徹底的刺頭角色,在法甲效力時就因為行為乖張備受批評,而攻擊主裁、辱罵主帥等瘋狂行為更是讓坎通納很早就背上了壞小子的惡名。
等到坎通納來到英格蘭,并在利茲聯和曼聯都取得頂級聯賽冠軍,特別還率領曼聯隊連續奪冠,兩次衛冕,成為了英超最炙手可熱的巨星,法國足球圈子才不得不接納他。但在1995年時,坎通納被法國國家隊拒之千里,無緣1996年的歐洲杯。不僅如此,當時的國家隊主帥雅凱更是直言“只要我還在法國國家隊,就永遠不可能征召坎通納!”
放棄坎通納的法國隊在1996年歐錦賽時備受質疑,但他們卻還是打出了很精彩的表現。德尚、德塞利、佩蒂特、齊達內這些球員的出色發揮,讓法國球迷也接受了國家隊沒有坎通納的事實。
坎通納非常生氣,他的回應無比辛辣,“我宣布永遠退出法國國家隊,我不是廢物,我非常厭惡垃圾,我也不會跟一班猴子和自戀的鴕鳥在一起。”
這個總是像高盧雄雞那樣高昂脖子的法國人,有著自己獨特的驕傲。
從飛踹事件的禁賽期回歸之后,坎通納的待人處事方式恍如脫胎換骨,他幾乎不再在球場外惹事,不再酗酒打架,在球場上遭遇挑釁和侵犯也保持克制,用一種正確的方式回應。
坎通納對那些惡意犯規的刺頭們并不生氣,他簡直就像是一位圣人。脾氣變了,但坎通納的球技、他的比賽態度、他的統帥能力卻沒有任何變化。正是由于坎通納的近乎神跡一般的出色發揮,正是他自己的一己之力,才讓曼聯在落后12分的巨大差距之下,最終逆轉了紐卡斯爾,重奪英超冠軍。
坎通納無私地為曼聯培養了一批自己的接班人。而對于自身的反省讓坎通納本人更加明白了自己在球隊中應該扮演怎樣的角色,這種認知和行動是超越了個人利益的。
“扶上馬,送一程”,欣喜于那些年輕球員所取得的進步同時,坎通納也感到自己追求的使命和目標正在快速接近。
他的使命就是帶領曼聯在歐冠取得突破。如果能夠登上歐洲之巔,那才是真正向全世界證明——“坎通納是曼聯之王、歐冠之王、法國之王!”
只可惜,還是差了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