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對媒體,貝克漢姆保持了沉默。
不管對方怎么說,有一件事情明擺著:大賽在即,英格蘭隊的主教練和球員隔空嘴炮一定會影響球隊的團結。
無論誰最終在嘴炮大戰中獲勝,英格蘭隊都不會得到任何好處。
更何況就兩個人的地位而言,霍德爾是主教練,他是球員,無論他怎么占理都不會撈到好處,反而可能給那個小肚雞腸的主教練留下口實。
球員和主教練干仗歷來沒有好下場,坎通納那么猛,雅凱寧死都不要他。
有前車之鑒,他不可能重蹈覆轍。
不回應歸不回應,但是對于客場對陣意大利的比賽,還依然堅持自己的看法。
他覺得一支球隊就該按照局勢安排自己的戰術,需要分數的時候,老頭都要老老實實打防反,霍德爾一個執教經驗并不豐富的年輕主帥也敢夸下海口,到底是誰給他的勇氣?
從他的職業生涯看,這種事就是人生的小插曲,哪怕明天媒體一致批評他小小年紀還思想保守,他也不會掉一根汗毛。
于是他回家直接睡到了第二天中午,直到老泰德叫他吃午飯才起床。
當他起床的時候,床邊已經擺滿了上午的報紙。
貝克漢姆掃了一眼報紙的標題,立刻露出了驚訝的神色。
媒體們要么稱贊他的表現,要么表達霍德爾的觀點,很少有媒體把兩個人對小組賽最后一輪的不同觀點拿出來炒作。
哪怕說到英格蘭隊最后一輪的戰術打法,也沒有媒體把他倆放在對立面。
看來大賽在即,英格蘭媒體心里還是有數的。
在強敵面前,英格蘭媒體通常都能做到同仇敵愾,等英格蘭隊折戟沉沙,秋后算賬也不遲。
在眾多媒體中,《太陽報》依然獨樹一幟,有尼克主筆,他們關于英格蘭隊的報道永遠以“貝吹”為主。
尼克把這場比賽描述成了英雄拯救英格蘭隊的故事,他詳細了描述了霍德爾對于貝克漢姆的刻板使用,緊接著用數據證明了英格蘭隊的無力。
他用大量筆墨描寫了貝克漢姆的帽子戲法,這三個球確實拯救了尷尬的英格蘭隊。
實際上僅僅領先1球的英格蘭隊在場上也的確是患得患失,如果沒有貝克漢姆的進球,沒準還會被遇難摩爾多瓦折磨到比賽結束。
如果是那樣,就算意大利隊打平對于英格蘭球迷來說也不香。
尼克在貝克漢姆進球時著力描述了霍德爾懊惱的反應,徹底把英格蘭隊主教練從功勞簿里摘了出來。
文章的最后只不咸不淡地說了霍德爾一句:“格倫表示哪怕英格蘭隊在最后一輪領先2分,球隊依然會主動出擊,盡全力擊敗對手。”
看完這篇報道,貝克漢姆覺得午餐可口了不少。
《太陽報》靠萬人迷吸引讀者,完全不可能刊登對貝克漢姆不利的報道。
不說貝克漢姆占理,哪怕他不占理,尼克也會極力為他洗地。
等翻到《衛報》的時候,貝克漢姆的嘴角一下子上揚了。
自己不回應霍德爾,也有人制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