與水晶宮隊的比賽結束,貝克漢姆得到了整整一周的休息時間。
這對于他來說算是相當漫長的假期,這個賽季英超開戰以后,他在不到兩個月的時間里一共踢了13場比賽,幾乎每周都踢兩場比賽,賽程不要太酸爽。
但這一周時間他過得也不怎么自在,霍德爾不允許球員接受采訪,每天訓練只向媒體開放半小時。
在這有限的半小時里,英格蘭球員有10分鐘都在慢慢地跑圈,還有10分鐘圍成一個圈在拉伸、壓腿、打鬧,剩下的10分鐘在做搶圈。
得不到英格蘭隊的訓練內容,意大利那邊還沒說什么,英格蘭媒體先不愿意了。
這樣的訓練持續到第三天,英格蘭媒體調侃道:“感謝格倫能讓我們知道球員們還活著......”
從第三天開始,媒體們開始捕捉球員們的微表情來判斷球隊的士氣和球員們的狀態。
結果他們發現英格蘭隊每天的狀態幾乎都一樣,咆哮的亞當斯、微笑的貝克漢姆、掛著眼屎的加斯科因、不茍言笑的加里.內維爾和大眼圓睜的斯科爾斯。
看到英格蘭隊這么無聊,媒體們繼續吐槽。
大家覺得英格蘭隊大可不必如此,在過去的31年里,英格蘭隊一共踢過兩個戰術。
第一個戰術寫入了英格蘭的足球教科書,被法國人戲稱為工業流水線足球。
意大利人甚至諷刺英式足球是第一次工業革命的結晶。
這兩個國家都在內涵英格蘭刻板的足球打法,而英格蘭人倒不這么想。
意大利人不也靠著混凝土防守拿的1982年世界杯么?
什么?還有1934年和1938年!?
敢不敢再扯遠點,那時候大不列顛無處不在,還扯不扯?
至于法國人?那就更沒啥好說的。
英格蘭隊好歹用長傳沖吊捧起過一次世界杯,法國人有什么?
他們踢足球有一大半都靠非洲兄弟輸出。
雖然法國人打仗很喜歡搞非洲軍團,但是英格蘭媒體聲稱法國隊的隊員不是雇傭軍,因為法國女人也是有貢獻的。
沒有他們的自我犧牲,非洲兄弟瘋狂輸出也沒有卵用。
眼看英格蘭媒體的發言越來越危險,法國大使館表示嚴正抗議。
你們和意大利隊踢球,能不能不要拿我們說事,招你惹你了?
英格蘭媒體反應了一下,也對,好像沒他們什么事。
英格蘭的對手是意大利,拿法國出氣有些跑題。
行,那就說意大利吧,反正“法蘭西男人的夢”正被我們的帥小伙禍禍呢,法國男人活得挺難的。
于是英格蘭媒體開始回憶二戰的記憶,重點是給大家普及意大利人的戰斗歷程。
“作為軸心國的一員,意大利人是可恥的,可是作為豬隊友,他們又是值得同情的。”
“沒有意大利人的戰斗是殘酷的,有了意大利人,再殘酷的事情都有些滑稽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