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吶,這太危險了,我們不該在多打1人的情況下給對手留下這么大的空檔。加里立功了,我們應該改變踢球的方式,要么利用人數優勢控制足球,要么全部回到半場撐過這段時間!
我們的左路一直處于被動,應該換上一名更善于防守的邊前衛,史蒂夫的體能下降很快,已經起不到牽制作用了!”
馬丁.泰勒痛心疾首地喊道,如果占據人數優勢的英格蘭隊在這個時候丟球,那么之前的努力就前功盡棄了。
比賽的時鐘走到了85分鐘,急需進球救命的意大利球員不管不顧地朝著英格蘭球門發起進攻。
意大利的防線上只留下費拉拉和科斯塔庫塔,年輕的卡納瓦羅在他們身前掃蕩,其他人都進入了英格蘭隊的半場。
英格蘭隊全線防守,霍德爾用安德頓換下麥克馬納曼,讓他在左路抑制皮耶羅。
“格倫反應有點完,但總比什么都不做好!”
英格蘭隊只在前場留下了一高一快的組合,把貝克漢姆放在中場,其他人都縮回了35米區域。
7年之后,“特別的一個”在英超把擺大巴戰術發揮到了登峰造極的程度,為足球人士所不恥。
實際上這個戰術在足球誕生的時候就一直存在,只是在霍德爾這個技術控手里得到了大幅度完善。
這套戰術實際上對于細節的講究并不弱于后世的傳控足球,他要求防守球員對于每個空間都施加高強度的擠壓式防守,完全不給進攻球員任何反應時間,所有的決定都必須在一瞬間完成。
如果戰術的最佳效果就是進攻一方在前場拿球,但卻提心吊膽,生怕丟球被對手打出高質量反擊。
而這個戰術對于防守一方的要求也很高,斷球后必須抓住一切機會讓足球向前,傳控球核心必須第一時間把球送到空檔,邊路還得有快馬,前場球員也得有極高的單挑能力。
意大利隊大兵壓上,第一次進攻就差點被英格蘭隊反擊得手。
因斯搶斷阿爾貝蒂尼,加斯科因先是馬賽回旋過了勒索克斯,緊接著用腳后跟把球從身后挑起,掛著卡納瓦羅硬生生跑出五六米,然后在被拉倒的一瞬間把球分給貝克漢姆。
而貝克漢姆的直塞球從科斯塔庫塔身邊繞過,成功傳到伊恩.賴特腳下。
阿森納快馬一步擺脫費拉拉,在佩魯齊出擊到位前抬腳挑射。
隨著足球打中門柱飛出底線,在場的1萬過英格蘭球迷扼腕嘆息。
這要是進了,意大利人還玩毛!
“我們的隊員做得很好,兩個保羅到大衛,再到伊恩,這是我們今天最流暢的一次進攻,按照這個節奏......等等,保羅.加斯科因抽筋了......”
第88分鐘,霍德爾不得已用巴蒂換下加斯科因,少了這名中場名將的穿針引線,英格蘭隊完全沒法突破意大利隊的重圍。
意大利球員拿球后不管不顧地把球吊入禁區,英格蘭隊球員眾志成城,前赴后繼地再把足球干出來。
已經拼紅眼的意大利球員此時全部變成了長傳沖吊戰術的信徒,他們期望能被神靈庇護,能被博比.查爾頓、鄧肯.愛德華茲、斯坦利馬修斯、博比.摩爾、萊因克爾這些星光熠熠的人物附體,哪怕是那么一瞬間都行。
但這樣的奢望純屬扯淡,博比.查爾頓爵士此時就站在場內,正在為英格蘭的孩子們祈禱,他的身旁站著萊因克爾,他的身后站著班克斯,大家都熱切地盼望著英格蘭隊能堅挺到比賽結束,把意大利放逐到附加賽。
比賽進入到90分鐘,第四官員舉牌示意補時4分鐘,意大利球員像是瘋了一樣在英格蘭隊的禁區里亂推亂撞。
沖撞、推人、假摔、前場堵搶眼,只剩一只手扒住懸崖峭壁的意大利人在生死面前無所不用其極。
英格蘭隊球員則用一次又一次地舍身封堵化解了對手的進攻。
第93分鐘,意大利人獲得了角球,佩魯齊也沖向了禁區。
“佩魯齊來到禁區有什么用,他才1米81,這個身高不是來幫倒忙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