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健很滿意方盈盈的表現,淡笑說道:“店鋪面積盡量大一些,最好五百平方以上,位置可以偏僻一些。
我們這家店的面積太小了,給客人排隊的地方都小。”
方盈盈如是點頭,問道:“老板,第二家店還是規劃在商城嘛?”
商健撓了下頭皮,有點糾結。
在商城開餐飲好處就是人流量比較大,環境好。
但也有弊端,比如面積大的店鋪比較少;有些商場的營業時間受限,想24小時營業很難,除非餐飲店和電影院一樣,有獨立的電梯口。
如果找臨街一樓鋪面的話,租金會比較高。
商健思考了下說:“我想租步行街那種獨立的臨街鋪面,可以24小時營業。
當然,如果找到那種方便24小時營業的商場餐飲店也好,畢竟,商場附近聚集了很多夜貓族。”
方盈盈瞬間領悟,點頭:“好的,那我明白了。”
商健囑咐完之后,時間也九點鐘了,開始營業,方盈盈又忙碌去了。
看著顧客陸陸續續走進火鍋店,成就感滿滿的。
前世在商場逛街時,看到別人家門店生意火爆,非常羨慕。
如今,自家火鍋店也成為別人羨慕的對象了。
商健坐在靠窗的卡座上,拿出他的平果手機,關注國內外新聞。
看了下比特幣最新價格,已經回落到11.5美元。
查看了下海底嘮火鍋新聞,這是商健一直關注的,也是水煮天下未來的強勁對手。
目前,海底嘮在國內僅擁有幾十家門店,而不是20年那會已經有近千家門店。
今年,海底嘮首家海外門店在新加BO正式營業,開展了全球化擴張的第一步。
估計海底嘮的張老板,也不會想到,他的公司在18年剛上市時市值達到近千億港元,到20年,市值更是逼近三千億港元。
單店年營收約五千萬元,價值超三億港元!
在今年5月份,海底勞開啟門店信息化系統上線應用,開始提供電子化點餐服務、餐中業務管理以及客戶信息收集。
而商健的水煮天下,目前還是傳統的點餐模式。
海底嘮發展良好,但它的創始人選擇移民,在網絡上鬧得沸沸揚揚。
如果移民到港還好,至少還是自己國家地區,但移民到新國,好像就沒那么容易讓人們接受了。
如果僅是移民,這是他人的自由,大家無權干涉,也說明不了這些人不愛國。
但國籍的改變意味著海底嘮70%股權掌握在外國人手里,企業性質也由華國民企一下變成了中外合資企業。
而與之相關的個人所得稅、遺產稅等等都將屬于國籍所在地新加BO,而他們賺的錢卻絕大部分都是華國人的。
國人的錢最終落到國外,這點也是商健非常不爽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