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路順暢之后,秦云就徹底放下一切,開始按照猴子的行為模式來行事。
有桃子,先吃個痛快,細細品嘗桃子帶來的甘甜滋味。
回歸之后,秦云又仔細觀察猴子的做事風格。
三天后。
秦云終于得出了答案!
猴子做事沒有其他特點,就只有一點那就是——純!
上課的時候,就認真上課;砍柴的時候,就專心砍柴;吃飯的時候,就專心吃飯;該睡覺的時候,就專心睡覺......
總之,猴子無論做什么,都專心致志只做手中這一件事。
就是這么簡單,但遍觀整個三星洞,也就唯有猴子一個人做到。
就像是秦云,無論在做什么,心中總憋了一腔焦慮,一份擔憂。
秦云擔心自己得不到真傳,總想著要去鉆營,去討好祖師,去祖師面前刷臉。
而其他的師兄,也各自有各自的小心思。
知道了問題所在,秦云當即開始改變自我。
開始和猴子一樣,完全按照祖師制定的作息表,做著該做的一切。
和猴子不同,秦云向來喜歡多慮多思,正所謂有備無患,但秦云還是努力扭轉自己的心態。
尤其是夜晚,秦云強迫自己不去胡思亂想。
該睡覺的時候,就認真睡覺。
但是。
知易行難!
能真正做到在什么時候就做什么事情,那就是所謂“知行合一”的境界了。
起初,秦云很不習慣,但不習慣也強迫自己去習慣。
一周、兩周、一個月、三個月。
三個月后,秦云的氣質為之一改,心頭少了功利,也洗去了焦躁。
也開始和猴子一樣,開始徹底變得“天真”“淡然”起來。
就連放棄多日的古琴,也重新撿拾起來。
一曲彈畢,秦云念頭通達,豁然開朗。
這一日,上完早課之后砍柴,秦云發現了不同。
柴,變得難砍了!
明明和以前一樣,只是一棵很普通的柴火,刀砍上去還是相同的質感,但就是變得難砍了。
不僅如此,秦云還發現,水變得難挑了。
明明是一擔水,但挑起來卻格外的吃力。
也不知是不是錯覺,挑著這樣一擔水,卻像是挑著兩座山一般,每一步都走的格外艱難!
至于腳下的石板路,走起來感覺也格外不同了一些。
似乎,腳下踏的不是一步,而像是跨越了千山萬水。
就連灶里燒的一堆火,都變得格外不同起來。
似乎這火燒的不是一鍋飯,而是一顆大道金丹。
看著灶底的一堆火,秦云的眼眸中也慢慢升騰起兩堆火。
從眼眸燒向心田,從心田燒向靈魂。
秦云不知道猴子體悟的是不是這種感覺,也不去想猴子體悟的是什么。
但發生這些變化,也代表秦云慢慢觸摸到了事情的本質。
次日。
上早課,再聽講,秦云發現曾經那些不求甚解,甚至有些看不起的經文,都變得格外的玄奧起來。
明明是同一個師兄所講,秦云卻有種大徹大悟,撥云見月的感覺。
“原來,一直自大的是我啊!”
“我一直自詡是穿越者,對諸子百家、道法、禪理,其實一直抱有一種高高在上的心態,心中充滿了偏見!”
想想也是,世界上能夠流行數千年,影響無數代人的學問,肯定自有其先進優越之處。
又豈能像他這般一知半解,然后就高高在上的俯瞰?
這不是傲慢又是什么?
在這一刻,秦云忽然明白了祖師安排悟空打雜七年的本質了。
七年不僅僅是打雜,而是利用七年的時間來去五毒心。
所謂的“五毒心”,就是佛門常說的貪、嗔、癡、慢、疑。
因為有了它們的存在,人的本心本覺將會被遮蔽,肯定就不可能明心見性了。
此五毒殘害身心,使人沉淪于生死輪回,為惡之根源,故又稱“五不善根”。
去五毒心么?
想明白了事情的本質,秦云再看整個三星洞,就變得格外不同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