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不在高,有仙則名。水不在深,有龍則靈。
選定芒碭山作為道場之后,秦云就開始了對芒碭山地脈的梳理工作。
而蛟魔王和龍女,則幫忙梳理水脈。
幾位神圣齊動手,不多久芒碭山就開始改頭換面。
本沒有多高的芒碭山,卻是變得仙霧飄渺起來。
因水脈得到梳理,原來有些貧瘠的大山,卻是徹底大變樣。
遠遠望去,蔥蔥郁郁,深幽靜雅。
相較于以前的原始,現在卻是多了數萬臺階鋪就的小路。
而小路兩旁,則栽著一排排松柏。
至于山頂,則多了一幢幢建筑群落。
殿宇、亭臺、樓閣、水榭、噴泉花園......應有盡有!
雖是首次開辟洞府,但秦云見過的仙家洞府,都是最頂級的。
靈臺方寸山、花果山水簾洞、靈山圣境、龍宮、地府翠云宮、驪山老母殿、青城天師殿......
比底蘊自是比不了,但芒碭山洞府,卻也博采眾長,不會顯得小家子氣。
當然了,別看洞府建筑群落規模這么大,其實也并沒有人擾民。
芒碭山附近的居民,絕大多數甚至都不知道,他們背靠的大山多了一處神仙府邸。
洞府的一磚一瓦,都是秦云師徒幾人一手操辦的。
別看只是一塊磚,但里面卻銘刻有法陣。
本質上其實更接近于“煉化”后的法寶,自有仙家之神異。
但是。
就算是到了這個地步,其實距離洞府落成,還早得很。
洞府身為安身立命之所,可不僅僅只是辟幾間房舍。
不僅安全上要有保障,還要足夠美觀、舒適!
沒錯。
美觀舒適也是洞府著重要考慮的因素之一!
神仙們餐霞食氣,的確需要“苦修”,但這卻并不意味著,就一定要當“苦修士”。
都說過得是“神仙日子”,當神仙可不是為了受苦。
另外就是,若是洞府過于“清貧”,難免也會被人看輕。
至于最后一點,則是洞府的......可持續發展!
修煉需要消耗資源,而這些資源又從哪里來,這都是需要考慮的事。
秦云現在也畢竟不是孤家寡人了,開府也肯定要為徒弟后輩們考慮。
歲月匆匆。
轉眼,距離秦云選定芒碭山作為道場之后,就又是十年過去了。
秦云一行一邊開辟洞府,一邊于芒碭山夫子崖授徒、修行。
芒碭山繼夫子崖之后,又多數十面“劍壁”。
這些劍壁,都是秦云傳授劍法時留下的,意義深遠,每每都能給徒弟們以無限的啟迪。
現在這些個劍壁,也已經成為芒碭山最重要傳承區。
秦云、龍女、蛟魔王,俱沒有什么變化。
但覺正覺義卻都由少年長成了青年男子!
兩人都于多年前加冠,現在都已然能夠獨當一面。
秦云還多次安排兩人下山歷練,現如今,兩人于豫、皖、蘇、魯之地,都有了一些名聲。
覺義甚至還獲得了一個“白衣神劍”的綽號!
至于覺正,雖寡言但卻急公好義,也獲得了一個“千金孟嘗”的綽號!
“千金”取的是“沉默是金”“一字千金”,代指的是覺正寡言少語。
而“孟嘗”,取得是覺正一身正氣,斬妖除魔匡扶正義。
相較于千金孟嘗的俠義,白衣神劍的名頭,還是大了不少。
無他!
覺義本領不俗,能說會道,又長得英俊瀟灑,于世間自然更受歡迎一些。
因為覺正和覺義兩人于世間行走,時而斬妖除魔,劍仙這一流派也慢慢有了更大的影響力。
不過,無人知曉的是,被江湖津津樂道的“千金孟嘗”和“白衣神劍”,只是劍仙的記名弟子。
沒錯!
又十年過去,兩人依舊還是記名。
這讓秦云都不由有些無奈!
覺正和覺義雖有修行資質,但終究也只能算是中人之姿。
難難難,道最玄,莫把金丹作等閑。
從徒弟的身份轉變為師父,秦云這才有些理解了菩提祖師為何......不遇至人不傳妙訣了!
畢竟親手教導了十余年,又是首次收徒,感情上自然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