劍閣金頂,一朵祥云飄起,直上九重天。
祥云之上,赫然正是劍閣閣主秦云,大弟子覺正、二弟子覺義、三弟子子安、四弟子秦峨,以及蛟魔王和龍女。
這赫然正是劍閣目前最核心的班底了!
一百五十年過去,覺正覺義的修為也抵達練神返虛后期,突破煉虛合道成就陸地神仙有望。
而子安則處于煉虛合道前期,是繼秦云蛟魔王小眉之后的第四人。
覺正覺義雖然修為并不是最高的,但畢竟在劍閣草創之前就跟著秦云了,資歷最老,現在也都能獨當一面了。
現如今劍閣大小事務,基本上都是覺正覺義在處理。
和天資縱橫的天才相比,經歷往往更磨礪人,至于平臺卻能徹底成就人。
這就像人們往往非常疑惑,為啥劉邦的沛縣和朱元璋的鳳陽就這么人杰地靈?
樊噲一個屠狗的,搖身一變成為了大將軍。
曹參、蕭何功成名就之前,也不過是小吏。
而鳳陽的徐達、常遇春、湯和......在跟隨朱元璋起事之前,也不見得有多英偉,平凡的不能再平凡了!
像是徐達,那更是和朱元璋一樣,出身農家。
至于從小習武,歷史上從小習武的,一抓一大把。
沛縣和鳳陽就這樣人杰地靈?
其實,這里卻是忽視了平臺和經歷的重要性。
每逢天下革鼎,必然會涌現無數英雄豪杰,這也就是所謂的“時勢造英雄”。
這些英才或許的確有過人之處,但起事后的平臺和歷經的無數磨礪,卻也是必不可少。
人才,也都是慢慢成長起來的!
而對于覺正覺義來說,劍閣就是一個絕好的平臺。
相較于一百五十年前,覺正和覺義都發生了巨大的蛻變。
覺正沉穩但不怒自威,宛如一口藏在劍鞘中的神劍。
一舉一動,都有一股上位者的威嚴。
而覺義倜儻瀟灑,八面玲瓏,自有一股風流韻味。
只是當面,就給人以一種如沐春風的感覺。
至于子安,則更加純粹。
蓄著胡須,腰間懸著一口劍,正氣凜然,而本人更像是一口出鞘的利劍,鋒銳無匹。
單單從這些感受中,也能看出劍閣班底各自對自身的定位。
覺正坐鎮劍閣,主持日常事務。
覺義對外聯絡,充當“大知客”一席。
子安則是劍閣武力代表,需要動用武力的時候,一般都是子安負責擺平。
至于蛟魔王,因為是秦云的坐騎,更是特殊。
又因為武力超群,更是超然物外。
所以,相較于一百五十年前,愈發的恬淡,有種與世無爭的感覺。
至于龍女,這些年則主要負責劍閣勢力范圍的風雨,也是大權在握。
和一百五十年前相比,現如今的龍女卻也徹底成長起來,越來越有龍君的威嚴!
此次回歸劍閣,秦云感慨萬千。
徒弟們都成長了太多太多,看著這些徒弟們,秦云心頭欣慰非常。
尤其是覺正覺義,秦云欣慰和意外之余,更多的卻是......愧疚!
當年收覺正覺義為徒,更多的卻是補償心理。
收為徒弟后,雖也用心教導,但二者資質不是太好,秦云心底一直是有些遺憾的。
相較于小眉給予秦云的驚喜,覺正和覺義,秦云其實并沒有對他們抱有太大的期待。
但覺正和覺義卻用自己的努力告訴秦云——勤能補拙,他們可以的!
其實,秦云不知道的是,他這個師父帶給這些徒弟們的震撼更甚。
十年成金仙啊,世間罕見。
他們以前哪兒聽說過啊?
覺正覺義就不提了,本就資質欠佳,他們對自己的目標定位,就是希望能獲得師父的認可。
但子安卻是不一樣,他從小就天資縱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