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侖在華夏史冊中,向來就代表著神秘,充滿了無數浪漫的幻想。
甚至被認為是萬山之祖,華夏第一神山!
而秦云的到來,也是第一時間驚動了昆侖龍脈。
始一接觸,秦云就感受到了昆侖龍脈的恢弘和古老。
和祁連龍脈的“溫順”不同,昆侖龍脈對于秦云的到來,抱有了極大的敵意。
秦云好說歹說,迎來的還是昆侖龍脈的抗拒。
對此。
秦云沒有放棄,而是一遍又一遍的和昆侖龍脈闡述自己的觀點。
但昆侖龍脈根本就沒有和秦云交流的打算!
一年、兩年、五年、十年......
秦云一遍又一遍的溝通,昆侖龍脈從最初根本不愿意和秦云交流,到慢慢提出問題。
秦云能夠感受到,昆侖龍脈對于人類那根深蒂固的不信任。
人心丑惡,人性貪婪!
三十年后。
秦云終究還是成功的和昆侖龍脈達成了共識,代價是秦云將符文的主動權交給了龍脈本身。
不過,昆侖龍脈也同意,一旦后來的人族通過他的考驗,它也會允許后來者以和秦云約定好的方式,烙印上新的符文。
而這,則是貫徹秦云一以貫之的理念——不當保姆!
華夏的輝煌和未來,還是需要華夏族人自己去創造。
秦云能夠給予的,只是最初的思路。
和祁連龍脈的虎符兵戈不同,秦云給昆侖烙印上的是“心靈之火”。
火是文明的象征!
對于華夏族人來說,或許一生都沒辦法踏足昆侖半步。
但這卻并不妨礙人們暢想那巍巍昆侖!
但凡暢想昆侖,都有一絲可能獲得昆侖龍脈的認可,從而獲得“心靈之火”的力量。
心有多大舞臺就有多大!
后續。
秦云又先后接觸了秦嶺、太行、賀蘭、陰山等龍脈。
或許是因為秦云成功獲得昆侖龍脈認可的緣故,和這些龍脈溝通那可就方便多了。
一枚枚符文不斷被秦云烙印進龍脈之中!
而秦云構思暢想的種種,也在逐步從幻想轉化為真實。
真正比較難搞的,反而是黃河龍脈和長江龍脈。
倒不是因為兩條龍脈抗拒秦云的到來,而是它們兩個都想要秦云“混沌之水”這個符文。
這讓秦云有些哭笑不得,但卻不得不小心應對。
這一耽擱就是十余年!
最終,混沌之水這個符文被秦云拆分,又加入了一些全新的詮釋,這才獲得了雙方的認可。
成功將大山大河龍脈悉數烙印上自己的符號之后,秦云的足跡又不斷踏遍那些沒什么名氣的山川。
時間,就在這樣不經意之中流散。
轉眼,就是一百多余年過去。
而秦云也總算功成,成功的將一眾符文烙印到了華夏山川江河的所有龍脈之中。
眾多的龍脈和符文,共同的構成了一個星羅棋布的“棋盤”。
在這個“棋盤”構成的瞬間,秦云卻是有種網羅天地,再造新天的感覺。
整個天地都在自己的心中!
秦云閉目,通盤看著烙印在一條條龍脈之上的符文,秦云心神激蕩,有種難以想象的豪情。
這是一個眾生棋局,但用眾生大舞臺來形容,也完全合適。
在這樣的大舞臺之上,眾生又會譜寫出怎樣的詩篇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