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有何懼,曹操莫非敢殺了我不成?”楊彪見劉協退讓隱忍,更是氣得吹胡子瞪眼。
“楊太尉,如今我等身在許都,兵馬皆在曹操之手,我等身死固不可懼,然而卻要顧及陛下之身,且先隱忍,再作計議。”
司空張喜知道事情后果的嚴重性,稍有不慎,真的不但會自己身死,還會累及皇帝受牽連。自從董卓廢少帝另立新帝之后,又經王允呂布與李傕郭汜等人之亂,皇權衰微,如今真正尊崇皇權之人更是鳳毛麟角。
曹操雖說有藐視皇權之意,但他現在還不敢對皇帝動手,如果逼他過甚,那就難保他會做出什么事情來了。
“司空所言極是,楊太尉,朕相信曹將軍雖有擅專之嫌,但他亦是忠于我大漢之臣。太尉和司空勿需過慮,二位卿家隨朕奔波,也必是身心勞累,不如且先回府好生將養,若有他事,日后再議。”
劉協認為現在和楊彪張喜等人在此談論曹操的不是,是一件非常危險的事情。好在剛剛來到許都,曹操還來不及安排心腹之人入宮,否則行差踏錯,就會有滅身之禍。
在繼承了前劉協的記憶之后,又感受到了此時的氛圍,他穿越前對于曹操真正忠于漢室的想法已被推翻。
此時的曹操忠于漢室只是表面,雖然皇權衰微,但是劉氏未滅,仍然是百姓和士人心中的天子。曹操不管怎么擅專霸橫,也還需要扯著漢帝這面天子大旗,才能夠聚攏招來人才。
“陛下……”
楊彪還想再說什么,卻被劉協打斷他的話說道:“太尉,回去吧。”
張喜先起身行禮告退,楊彪無奈,只得隨著張喜走出殿外。
“陛下懦弱,漢室不可救也……”
“太尉,慎言,慎言。”
劉協聽到了他們走出殿外時所說的話,心里頗為糾結。
自己現在該表現懦弱,還是該表現強勢?
不過他心里隱隱覺得,如果現在自己在曹操面前表現強勢,那只會死得更快。只是,自己也不能真正的一直懦弱下去吧。
劉協剛要起身回內室休息,卻見有二人進殿。
乃是侍中丁沖和侍中種輯,這二人都在曹操洛陽封侯的十三人之中。
二人向劉協行禮后,丁沖對劉協說道:“陛下明日將巡幸曹將軍營,不知陛下是否還有其他準備?”
“沒有,按禮照辦就是。”
劉協對丁沖這個人印象不太好,雖然史書對他沒多少記載,前劉協的記憶中,他也沒有什么出格的行為。不過劉協知道他和曹操是同鄉,在洛陽時又被曹操借天子之名封為列侯,可以說和曹操的關系非同一般。
自己今日今時能夠落入曹操的手中,這個丁沖的功勞,可以說是非常大的。劉協因為眼前的困境,又有以后的亡國之恨,以此便對丁沖頗為厭惡。
“鎮東將軍曹操讓臣向陛下致問,許都宮殿初建,未盡完善,如有不妥或缺需之物,還請陛下明言。”
丁沖這么一說,頓時讓劉協更加惱怒。
“無有不妥,朕昔日顛波于山道之上,尚且得過,今日得此安穩,已勝萬倍,丁侍中可向曹將軍致意,朕深念曹將軍之功。”劉協重聲說道。
“諾。”
“朕困累了,二位侍中回去吧。”
丁沖種輯二人走了之后,李壽及時出現,隨著劉協回到內室。
劉協讓李壽守在門外,然后再一次走到銅鏡前,看著銅鏡里的劉協,之前的威嚴感已經蕩然無存,此時他看到的只有悲哀與無奈。
他慢慢地回想著前世讀過的那些歷史書,他知道,歷史上那個真正的劉協,也曾抗爭過。只是他坐困在這窄宮之中,不知時機。
自己現在是從未來穿越而來,又曾讀過關于這個時代的歷史書,對于脫困的時機,或許比較容易找到。
他坐到了床榻邊,凝神沉思。
不過不管他怎么想,始終都會覺得,如果想要脫困破局,唯有殺了曹操這一條道。
曹操不死,漢朝難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