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承捧著玉璧去見夏侯淵,當打開木盒,見到木盒中的玉璧時,夏侯淵驚問:“光祿勛此是何意?”
“陛下念夏侯太守衛護許都之勞,特以玉璧相賜,請夏侯太守收納。”
夏侯淵急忙把木盒一推,憤然說道:“此萬萬不可,淵無功無勞,豈敢受如此重賜。大將軍與眾將在外奔命討賊,淵閑守都城,未能臨陣殺敵便罷,豈能坐受厚賞。”
“此是天子之賜,妙才不可辭受。”董承說著更是把木盒塞到了夏侯淵手里。
“淵聞賞功罰過,將士臣子方能知畏用命,陛下若此輕功濫賞,勢必導致軍紀綱禮失常,還請光祿勛收回賜物,勸戒陛下,今日縱是奪去淵太守之職也是堅決不受。”
董承從夏侯淵手里接過木盒,蓋上木蓋,哈哈一笑說道:“其實我也對陛下說過,妙才必不肯受,只是陛下堅意要賜,我也沒有辦法。不過,想來必是陛下知道妙才忠心高義,所以才會有此賞賜。如此,我便回去復命陛下。”
“光祿勛好走。”夏侯淵送走了董承,心里總覺得有點不對勁,這好端端的,皇帝劉協為什么要對自己賞賜?難道是因為自己和大將軍曹操的關系親近,皇帝想拉攏自己,向大將軍示好?可也不能在大將軍出征時來賞賜啊,這不但會讓大將軍對陛下猜疑,連自己也可能被大將軍猜疑。
想了好一會,夏侯淵也想不通,最后只能認為是皇帝年少而任性胡為了。
董承又捧著玉璧回來向劉協復命,把經過和夏侯淵的原話都說了之后,劉協顯得非常喜悅。夸贊了夏侯淵一通,連帶著董承也被稱贊不已,只差沒把那對玉璧賜給他了。
十月剛剛過完,領兵出征楊奉的大將軍曹操就回來了。
楊奉在洛陽時,張楊出屯野王后,他也主動出屯梁縣。后來曹操到了洛陽,奏議韓暹楊奉之罪,要誅斬他們二人。劉協念他們二人護駕到洛陽之功,詔一切勿問,韓暹才得以單騎逃出洛陽,跑到楊奉那里。
現在許都已經安穩,曹操又當上了大將軍,掌征伐背叛之權。而如今除了他自己,各地諸侯幾乎是無人尊奉王命了,曹操不得不高舉大漢之旗,一個一個地去征討。這也就能理解為什么劉協剛到許都才兩日,曹操就急著把劉協拉到軍營中巡幸了。
楊奉所在的河南梁縣離許都最近,兵力也最弱,便成了曹操第一個征討的目標。
早在洛陽之時,楊奉的部將騎都尉徐晃曾勸他歸投曹操,當時楊奉已經答應,后來一尋思:自己是車騎將軍,而曹操只是鎮東將軍,他這鎮東將軍還是自己替他討來的,憑什么我要歸投于他。
這么一想之后,他就后悔了,而徐晃仍然隨著他出屯梁縣。
現在曹操舉大兵而來,斥候回報時,楊奉和韓暹知道曹操兵精將勇,自己又只有五千人馬,不敢出戰,便堅屯自守。
曹操以樂進帶領三千人為前鋒,于禁帶領二千人殿后。樂進的前鋒剛剛抵達,楊奉和韓暹就帶著部分殘眾逃往淮南袁術了。
騎都尉徐晃沒有再隨著楊奉跑,而是率眾出降曹操,于是曹操不費吹灰之力,就擊潰討平了楊奉。
楊奉后來在徐州被劉備誘斬在坐中,韓暹也在逃往并州的路上被杼秋屯帥張宣所殺。
因此,曹操任為大將軍后的第一次征討,就旗開得勝,從出兵到回軍,才用了一個月的時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