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融這個人,名聲還是有的,而且很大。史書評他是“負其高氣,志在靖難,才疏意廣,迄無成功”,也就是說志大才疏,竟無成功。
在他任守青州時,袁紹的兒子袁譚帶兵來攻,打了幾個月,他的兵只剩下幾百人,而且敵軍就快要破城了,他還隱坐在幾案前讀書,且談笑自若。城破之后,他一個人跑了,妻子家人落入袁譚手中。
但他是真的有才氣,有膽色,他孤傲自負的性格,歷史上也才會為曹操所殺。
自從遷為少府列位九卿之后,他給劉協講學的次數越來越多。雖然劉協每次都聽得昏昏欲睡,卻也不敢有懈怠之色。劉協對他比較有好感,因為在歷史上他也是真正的漢室忠臣。
十二月中旬,孔融照例又來給劉協講學,還給他講了些國中時事。
比如張濟攻襄陽時戰死,其侄張繡承領其兵,又與劉表連和,屯兵南陽,欲有舉兵向許之勢。還有退守淮南壽春的袁術設置公卿百官,將欲僭號。
正說著時,只見荀彧急匆匆入殿,向劉協略微行禮后說道:“陛下,文舉,前太尉楊彪已被下獄。”
這個消息,在劉協的預料之中,并且是他一直在等待的消息。但他還是表現得非常意外吃驚:“為何原因?”
孔融更是驚急得一下子站起,大聲問道:“何時下獄?”
“曹司空奏袁術欲僭號,楊彪與袁術有婚姻,疑楊彪欲行廢置之謀,劾以大逆,已于今日早些時候拘入獄中。”
荀彧說著還把曹操所上的奏書雙手捧上,劉協身后的張福急忙下去接過,放到劉協身前案上。
劉協看過奏書,遞給旁邊還在站著的孔融,顯得非常無奈地說道:“文舉,文若,此事……該如何處理?”
孔融接過匆匆看了之后,徑直向殿外走去,邊走邊說道:“臣這就去找曹操。”
荀彧也想去找曹操說情,不過他不想和孔融一起去,那樣會讓曹操有所猜疑。
要說楊彪的家世,如今只有袁家可比,穎川荀家可還遠遠不及。對于這些世家之人來說,維護世家的名望和利益,他們的目標和行動是一致的。
“臣去找滿縣令,囑他不可對楊文先用刑。”荀彧說著轉身就出殿去了。
“去吧。”劉協只淡淡地說著,心里已經開始在盤算,等楊彪之事結束,曹操就該出征張繡了。
而曹操出征張繡之前,依此前已經恢復的舊儀,三公領兵須被虎賁武士以戟挾頸,入見天子。因為三公已經位極人臣,又再領兵的話,則必須要向天子表示忠心。如果是心懷陰謀之人,那便不敢被虎賁以戟挾頸入殿。
實施計劃的日期已經迫近,這讓劉協的心里頗為忐忑不安。自己的計劃,算不上周密,而且非常簡單,變數實在太大,成功的幾率也不算高。
但人生很多時候都是在賭,成功或失敗,只是在那一瞬間便能確定。而對于計謀來說,越是簡單的計謀便越容易施行,也越容易成功。
現在只能盡人事,聽天命了。
孔融出了皇宮,坐上馬車,吩咐道:“急速去司空府。”
車夫揚起馬鞭,驅馬前行,才跑出不多遠,孔融感覺還是太慢,大聲喝道:“再快點。”
車夫便又揚起馬鞭一抽,四馬齊奔,須臾之間就到了司空府門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