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龍啊,我是奉了今上,也就是當今陛下之旨,來征召你入朝為羽林中郎將的。”孔融說著從夏侯蘭還回的物品中拿出了詔書和符節,交給趙云察看。
趙云接過詔書一看,果然是真的。他想不到,自己只是在常山有點名聲,與當今陛下又并不認識,陛下怎么會要征召他呢。
夏侯蘭也看了詔書,對趙云問道:“子龍,你去還是不去?”
趙云看了夏侯蘭一眼,又看了看屋外那些山賊,想了一會才說道:“孔少府,陛下征召,云本該應征入朝,只是,你看這山上之人,他們需要我來照顧,我若走了,他們又如何生存?”
夏侯蘭有些興奮地說道:“子龍,我們可以把他們也全部帶到許都去啊。”說著又轉向孔融說道:“孔少府,這山上有三百多人,不過其中大多是老人婦孺,把他們帶到許都,陛下可以照顧他們的生活吧?”
孔融又是一笑說道:“當今陛下乃是仁義之主,有救民之志,他們都是我大漢子民,陛下肯定會安排好他們的生活,這點請子龍放心。”
趙云還是有些猶豫:“只是,云并無所長,恐怕會負了陛下之厚望。”
“子龍不要自謙,陛下雖然年少,卻亦是識人之主,陛下看中子龍,必是子龍如陛下之意。而且我在常山聽聞子龍仁義勇武之名,今日又親眼所見,方知子龍乃是真英雄也。”孔融發自肺腑地稱贊道。
“子龍,去吧,如今國中兵亂,正是英雄用武平亂之時,即使不能成一番功業,也可使些百姓生活得以安定。我夏侯蘭與你少小相識相知,你到哪處,我便隨到哪處。”夏侯蘭說著又轉問孔融:“孔少府,子龍被陛下征召,夏侯蘭也可相隨吧?”
孔融微笑道:“我看夏侯義士也是英雄人物,陛下正是急需人才之際,也必會重用你的。”
孔融見趙云還在猶豫,便又說道:“子龍,山上諸民老幼居多,你總不能帶著他們一輩子靠搶劫為生吧?將他們帶到許都,給他們一處田地,讓他們自力更生,方能長久呀。”
“陛下可愿給他們田地?”趙云急切地問道。
這是他比較關心的問題,如果帶著他們到了許都,靠自己那點奉祿肯定養不活這么多人,在許都又不能再去搶劫,他們沒有田地耕種,那肯定也是難以生活下去。
“子龍放心,陛下必愿,假若陛下不愿或無田可給,孔融愿給出自己之田,讓與他們耕種。”
孔融都這么說了,趙云也便不再猶豫,對夏侯蘭說道:“你去讓大家集中一下,我們再問問大家的意見。”
“好。”夏侯蘭說著出了木屋。
很快,夏侯蘭就把山上三百多人集中在一處,趙云和孔融也出了木屋,對大家說了朝廷征召自己,要去許都,大家如果愿意相隨,就一起同去,陛下也會給田地耕種。如果不愿意相隨去的,留在山上也可以,或是回家去也可以,皆隨己愿。
大家幾乎是異口同聲地說道:“子龍頭領去到哪里,我們就相隨到哪里,就算是赴死,我們也愿意相隨。”
“好,那我們收拾一下東西就走。”
于是,山上諸人各自收拾東西,有人提議要燒掉山上的茅草屋和木屋,趙云說道:“不要燒,留著給其他需要之人使用也好,誰知道這天下還有多少人如我們一樣,需要到這山上靠搶劫為生呢?”
過了五日,趙云和孔融帶著眾人下山,三百多人望許都緩緩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