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于夏侯淵的統兵能力,劉協雖然心有疑慮,不過目前也只能對他充滿信心,他勝了,自己才能勝,他輸那自己也就輸了。
所以,既然定了由夏侯淵統兵,劉協也就全力配合他,怎么調配兵力,都是由夏侯淵說了算。
四月中旬,征討袁術的大軍終于出發。在大軍出發之前,劉協已經給呂布和劉備發去詔書,讓他們協同出兵攻討袁術。同時還發詔書給江東的孫策,讓他也進兵九江攻擊袁術。
不過,劉協對他們也沒抱多少希望,呂布雖然送來袁術的使者,不過真正讓他出力,那也沒那么容易。
劉備倒是有可能出兵來助,可是劉備的兵力也沒多少,他又還得防著呂布,所以他來不來都還未知。
朝中眾大臣,太尉楊彪,司徒趙溫,尚書令荀彧還有少府孔融等都出城相送。侍中荀攸和議郎郭嘉,則是隨軍出征,這是劉協親點的,讓他們相隨在劉協左右,以備咨詢。
夏侯淵以樂進率領兩千人為前鋒,樂進在曹仁之亂獲罪,雖然被赦免,但這是他立功贖罪的機會,而且他作戰向來又勇猛,因此夏侯淵便讓他當了前鋒。
夏侯淵親率一萬五千人,和徐晃一起為中軍。
于禁率領三千人殿后,劉協此時便是隨行在后軍之中,趙云和許褚各自帶著三百羽林騎和三百虎賁軍保護左右。
劉協本來是想要自己騎馬而行,夏侯淵為了劉協的安全,勸劉協坐馬車而行,劉協不得已,只能坐在馬車中。
兩萬人馬浩浩蕩蕩地向九江進發,經陳國進入汝南郡。
前鋒樂進帶著兩千人行到細陽時,斥候拍馬回報:“將軍,前方十里處有敵軍逆行而來,人數應該在五千左右,敵軍將領是李豐和梁綱。”
樂進找來幾位校尉司馬商議:“敵軍只有五千人,我們雖然只有兩千人,我以為敵將必以為我們人少,不敢攻打他們,而有所松懈。如果我們此時急進,攻他們個措手不及,勝算非常大,你們覺得呢?”
這幾位校尉司馬都是久跟著樂進一起征戰的,知道樂進的勇猛和膽量,也相信樂進能勝,便都一致同意。
因為和中軍相距還有三十里,樂進雖然要攻擊敵軍,卻也只是想一擊就走,不然援軍不到,自己戀戰的話,最終必敗。
他命軍中將輜重全部留下,輕軍急進,打對方個出其不意。
很顯然,距離這么近,對方肯定也探知到了樂進的信息。樂進才兩千人,對方有五千人,李豐和梁綱認為樂進會結陣而守,等待援軍,而李豐和梁綱想趁著樂進結陣未穩之時就發起攻擊,所以也是命令全軍急行而進。
樂進可沒想這么多,對方來擊也好,守陣也好,樂進都會進攻。洗刷罪名的機會,他才不會那么輕易放棄。
如果等夏侯淵率領的中軍主力到了,那自己再沖陣贏了,功勞也很難算到自己身上。不如趁此一擊,如果能擊潰敵軍,自己像一把尖刀一樣,插入對方的腹深,夏侯淵的中軍主力來收尸和收俘虜就行。
就這樣,兩軍相對急行,斥候第三次回報時,兩軍已經能相望了。
李豐和梁綱以為樂進會結陣,揮軍直沖,卻見樂進也帶著人馬直沖過來。
“敵軍才兩千人,為何還敢這么沖來,莫非他的援軍就在后面?”李豐對旁邊的梁綱問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