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四面已經被圍,可如何是好?”
袁術在眾人面前走來走去,晃得眾人眼暈。
“陛下……不如,我們開城投降了吧?”
說話的是長史楊弘,他說完之后,偷偷地瞟了袁術和劉勛一眼。因為袁術已經稱帝,所以楊弘便稱他為陛下了。
袁術聞言停下腳步,站定之后,瞪著楊弘說道:“開城投降?如果投降了,你們當然可能沒事,可是朕還能有活路嗎?”
“可是不降又能怎么辦?現在四面被圍,呂布與孫策又兵強將勇,還有天子親率大軍在后,那劉備也是勇強之人,到時齊到,破城便是在彈指之間了。”楊弘又轉對廬江太守劉勛說道,“劉太守,你說呢?現在廬江能頂得住這些人馬的攻打嗎?如果投降,或許能活,若是被攻破城再降,則必是死路一條了。”
劉勛一直不說話,現在楊弘問起,才緩緩地說道:“如果降了,陛下恐怕難有活路,想那漢家天子必不能饒。呂布狼子,奸詐無信,其部屬又兇惡,如果破城,陛下恐怕也是難逃一死。不過孫策曾是陛下舊部,他只是奉漢家天子之詔而來,想必他也還念著陛下舊恩。不如陛下與他相商,我們向他打開城門,讓他入城,然后他再留出一條活路,陛下可投往潛山陳簡處,陛下以為如何?”
“孫策真的能讓開一條路嗎?”袁術急問,他現在只想能快點逃離舒縣,就算是死,也不愿落入天子或者是呂布的手里。
“其父孫堅曾追隨陛下,孫策也是因陛下而才有今日之兵,臣去與他相商,料想他是會愿意的。而且,如果他得以入城,廬江便是在他手中,如果是被呂布破城而入,占了舒城,對孫策來說,那便是又多了一個強敵,他又怎會不愿意呢?”劉勛解釋道。
楊弘聽了微微點頭說道:“臣也同意劉太守之言。”
袁術走到上位案前坐下,沉思了一會,才看向劉勛說道:“那便請劉太守去與孫策相商。”
“諾。”劉勛起身,向袁術一拜,“臣現在就去。”
說完就向殿外走去了。
“唉,朕為何會至于如此地步啊?”看著劉勛出去的背景,袁術吧了一聲,“之前曹操兵強,朕還忌他,曹操死后,本以為漢家天子幼弱,夏侯淵也是無能之輩,朕這才敢稱帝號,卻不想呂布與劉備竟然聽漢家天子之詔,一起來攻。特別是孫策,如果不是朕當日將其父舊部交還給他,他又怎會有今日。”
“陛下,”楊弘說道,“只要劉太守與孫策相商下來,陛下得以安全出城,日后還是會有再起之時的。漢家天子現在雖然看似強大,實則呂布與劉備,還有孫策,都是強臣,漢家天子必不可制,不久必將生亂,到時,陛下再招兵買馬,以圖再起。”
袁術微微搖頭:“再起就算了,朕現在只想能得以安生,有一個地方度過余生就好了。”
“陛下不如投往冀州袁紹,袁紹擁在四州之地,戶口百萬,兵多將廣,漢家天子必難以與之相爭。陛下今日雖敗,若是可以到了冀州,與袁紹一起,則不僅河北之地,就是中原,也是容易取得。”
袁術不是沒想過要投往冀州袁紹處,只是自己之前與袁紹相爭,現在投往他那里,則自己肯定不能再有權力。不過不管怎么說,自己與袁紹也是兄弟,自己現在落得這樣的情景,他袁紹也肯定不會見死不救。
“先看看劉太守和孫策相商結果如何再說吧。”袁術說完又嘆了一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