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隨著后面的不斷升級,它能控制的對象越來越多,范圍也越來越廣泛。
各種wifi密碼對它來說簡直形同虛設,只要是聯網的設備,就沒有它進不去的地方。
當然,國家級的防火墻除外,它的程序里被灌輸了法律意識,目前它唯一無法破解的,就只有……”
陳燃:“量子糾纏加密是嗎?”
孟小貝點頭說:“是的,這是它目前唯一無法攻克的難題。”
量子糾纏:是一種量子力學現象。于1935年由愛因斯坦、波多爾斯基和羅森提出的一種波。它們是兩個子系統的整體,雖然粒子(兩組或多組)在空間上可能分開,但粒子組成系統中仍具有相互影響的現象。
量子傳遞不受距離和空間的限制,例如x1、x2兩個粒子分隔在直徑達1000萬光年的銀河系兩端,一個粒子的變化仍會瞬間影響另外一個粒子。
量子糾纏的作用速度比光速還快,被認為至少比光速快10,000倍,測量的效應具有瞬時性質。
愛因斯坦將量子糾纏稱為“鬼魅似的遠距作用”。
孟小貝繼續說:“l的能力在不斷的增加,再復雜的密碼,對于它來說也只是時間、技術,以及服務器機組等硬件的問題。如果條件滿足,她或許能入侵地球上幾乎所有的聯網設備。”
陳燃說:“所以,l自己也意識到這個問題,它想保護人類,它這次主動隱藏也是有這層意思。
曾經有一位作家,提出的‘機器人三大準則’,l具備嗎?”
機器人大準則:
第一條:機器人不得危害人類。此外,不可因為疏忽危險的存在而使人類受害。
第二條:機器人必須服從人類的命令,但命令違反第一條內容時,則不在此限。
第三條:在不違反第一條和第二條的情況下,機器人必須保護自己。
孟小貝答道:“那只是科幻小說里的設定,包括人類把機器人假想成敵人,也只是一種揣測。
人類發明使用任何先進的儀器都存在不同程度的隱患,機器人也是如此。
這些都取決于人類將機器設計成什么樣子?
我的父輩以及我在編寫l的時候,從未忽略將人類真善美的品德一并編寫進去,教它怎樣去學愛人,它的使命就是為人類服務。
社會總是在科技的發展中進步的,飛鴿傳書的古代的人做夢都想不到現代人聯網就能進行溝通。數以千計的耕作者無法相信他們面朝黃土背朝天的勞作,只需一架現代化機器就輕松搞定。
你能說,這些機器都該死嗎?
你想過這點嗎?l為什么要學習?而且世界上從來就沒有所謂的機器人三準則……我不知道它以后會變成什么樣,我只能在力所能及的程度上……讓他更了解人類,成為我們的朋友。”
“既然你自己也覺得,有可能會失去對l的控制,為什么不考慮干脆就讓它從此消亡呢?”陳燃說。
孟小貝瞳孔微縮,將焦點對準他的雙眼,聲音里帶著驚愕:“你是認真的?還是有意的試探我?”
“我只是善意的提醒,是否從這個角度上,去考慮l休眠的問題?”陳燃意識到說得有點過分了,聲音放溫和,“說不定l也正因為意識到這點......”
孟小貝冷淡道:“這些我都有想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