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前的一百四十九首詩變成六十九首了,老讀者注意下,新讀者可以無視)
第三張卡片,畫面中。
大山聳立,一道瀑布從山中央飛流直下,波瀾壯觀。
當這個畫面出現在李安眼中時,腦海里的系統已經自主為他匹配了最精確的詩詞:《望廬山瀑布》。
安之若素開口吟道:“接下來吟的是一首七言絕句:《望廬山瀑布》”
“日照香爐生紫煙,遙看瀑布掛前川。”
“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
即便沒有任何詩詞水平,也能體會到詩中那高度夸張藝術手法帶來的驚艷感。
一百二,一百二,一百二!
三位導師全部打出分數。
還不等三人評價,安之若素就繼續翻牌了。
第四張卡片。
白雪紛飛,一棵梅樹在雪中綻放著絢爛的花朵。
安之若素:“畫面中是一枝梅花,那我就寫首詞吧,喚名:《卜算子、詠梅》”
“驛外斷橋邊,寂寞開無主。已是黃昏獨自愁,更著風和雨。”
“無意苦爭春,一任群芳妒。零落成泥碾作塵,只有香如故。”
這首詞寫了梅花的困難處境和生死觀,托物言志,然后表達展現出了風雪中傲然不屈的梅花。
一詞作罷,眾人還沉浸其中,安之若素卻又開口了。
“這首《卜算子詠梅》略顯消極;我再做一首顯得樂觀些的,還叫《卜算子詠梅》。”
“風雨送春歸,飛雪迎春到。已是懸崖百丈冰,猶有花枝俏。”
“俏也不爭春,只把春來報。待到山花爛漫時,她在叢中笑。”
而這首詞,又塑造了梅花俊美而堅韌不拔的形象,鼓勵人們要有威武不屈和樂觀的主義精神。
但不管是前者還是后者,都是經典中的經典,佳作中的佳作。
同一個畫面,兩首詞卻是兩個不同的心境和態度,但水平都達到了極高的境界。
三位導師相視,然后不約而同舉起了手中的牌子,上邊全是紅色的阿拉伯數字:150
這兩首詞,再次拿下和《明月幾時有》相同的高分。
接下來,第五張卡片。
“故人西辭黃鶴樓,煙花三月下揚州。”
“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
三位導師還沒來得及打分,安之若素便又翻開了第六張卡片。
“月落烏啼霜滿天,江楓漁火對愁眠。”
“姑蘇城外寒山寺,夜半鐘聲到客船。”
然后是第七張。
“碧玉妝成一樹高,萬條垂下綠絲絳。”
“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
安之若素誦詩越來越快了。
短短五分鐘后,安之若素已經念誦到了第二十張卡片。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飲琵琶馬上催。”
“醉臥沙場君莫笑,古來征戰幾人回?”
……
曾大為貶低安之若素的詩人郭素錦。
剛開始在聽到半小時六十九首詩,而且每首還在百分以上的時候,郭素錦感覺可笑極了。
而現在,他連呼吸都是帶著微微喘的。
“這到底是一個什么樣的強人,已經二十首詩了,平均半分鐘一首詩。”
“最關鍵的是每一首詩都達到了經典水平,每一首詩都朗朗上口、風格別類,且至少有一句膾炙人口的詩句。”
“這個安之若素,到底是個什么樣的怪物!”
郭素錦身體在微微顫抖。
他的顫抖已經不是因為詩詞有多好,而是因為安之若素太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