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珂搖了搖頭:“我從沒有聽過這曲子,這是他的原創曲子吧。”
趙靜雯看著舞臺上的李安,她的嘴角掛著微微的笑容,嘴中喃喃著兩個字:“真好。”
孫珂也點點頭:“是的,這首曲子,真好。是我聽過的最好的曲子,沒有之一。”
趙靜雯道:“如果我沒有男朋友的話,我一定要追他,哪怕我比他大好幾歲!”
說完后,趙靜雯轉頭看著孫珂,眼神里充滿了期盼與鼓勵:“阿珂,舞臺上的那個男人李安,他滿足了你所有的擇偶標準。他的琴技已經超越了你,他的作曲能力也已經超越了你。而且他還是茅盾文學獎的得主,這是一個非常非常優秀的男人。”
“阿珂,你可不要錯過了啊。”
孫珂也目光復雜的看著舞臺上的李安,她的嘴巴微微張合,念叨著這個名字:“李安,李安……”
此時此刻,孫珂的一顆心臟蕩起了微微的漣漪,她心中喃喃著:
“我這一生,永遠都無法擺脫‘李安’這個名字嗎。”
“小時候,給我疊一千張千紙鶴的人叫李安。”
“長大了,在鋼琴演奏和作曲上超越我的人,還是李安。”
“只是可惜,這個李安不是那個李安。要不該有多好。”
……
李安彈奏結束后,主持人走到了李安的身邊。
主持人的臉頰微微彤紅,也許是哈市的天有些冷,也許是李安的琴聲讓她想起了曾經的美妙。
主持人問道:“李安先生,我能夠聽到您彈奏的這首曲子感覺非常的榮幸。我從您的曲子中,仿佛看到了一個癡情的男人,一個美麗溫柔的女人,還有一個完美的婚禮教堂。”
“請問,您彈奏的這首曲子叫什么,曲子中又包含著什么樣的故事和意義呢?”
聽著主持人的問話,李安回道:“這首曲子共分為兩部分,我中間停止彈奏了十秒左右,你們也可以把這曲子當做是兩首曲子。”
“前半部分,我將之喚名為《致愛麗絲》。”
“如你們所聽到的一樣,表現出的是一名男人暗戀女人,幻想憧憬著與女人擁有美妙生活的音樂。”
“但是,幻想終究是幻想,現實往往是殘酷的,這首曲子的男主人公與女主人公終究未能走到一起。”
現場觀眾無不感觸良多。
哪一位心中,又沒有那么一個暗戀著的人呢?
旋即,李安繼續開口道:“曲子的后半首我將之喚名為《夢中的婚禮》,它延續了前者對美好的幻想,牽著心愛的人走入婚禮。音樂中大多數是歡悅的節奏,但也有少部分帶著些許悲傷,因為美妙的婚禮總是只能存在于夢中。”
“所以,這首曲子糅合到一起后,我將它喚名為《致愛麗絲的夢中婚禮》。”
在地球上,《致愛麗絲》這首曲子,是貝多芬喜歡上了自己一個學生為學生寫的曲,后來貝多芬死后被音樂家諾爾收拾遺物時,在特蕾莎的遺物中發現了這個手稿。
而在藍星,沒有人給貝多芬收拾遺物,所以就沒有發現這首經典流傳廣泛的《致愛麗絲》了。
而《夢中的婚禮》則出自地球上鋼琴家理查德·克萊德曼之手,在藍星,這首曲子也是沒有的。
無論是《致愛麗絲》還是《夢中的婚禮》,在地球上都是經典中的經典,是幾百年才流傳下來的廣為人知的曲子!
隨便拿出來其中一首,獲得這所謂的納爾卡鋼琴大賽絕對輕而易舉。
在主持人對李安進行了簡短的訪問后個,接下來便該評委席上的人對曲子進行評分了。
五十多歲頭發須白的小老頭安東尼,目光復雜的看著舞臺中央面色平靜如水的華國人李安。
安東尼嘆了一聲,臉上和眼神中露出無奈的神色。
盡管他很想打壓華國鋼琴,而且也想盡了辦法去打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