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愛麗絲的夢中婚禮》,這首曲子首次亮相于納爾卡鋼琴大賽,并一舉斬獲大賽冠軍。
但這不是結束,而僅僅只是一個開始。
……
現在華國的流行趨勢是歌曲,也就是詞加曲子。
所以單純的樂曲并不被重視。
即便納爾卡鋼琴大賽非常重磅,但并沒有哪個電視臺對它進行直播,現場也只要寥寥幾個攝影機而已。
除了尤為喜愛鋼琴的業界人士,普通人對這個大賽的了解基本少之又少。
但是。
金子總能發光,好的曲子無論在什么時候都會被傳播出去。
張葉華是一名鋼琴愛好者,他購買了納爾卡鋼琴大賽的門票。
在聽曲的過程中,張葉華還打開了手機的錄像功能,把整場表演全部給錄制了下來。
這是他的習慣。
因為回去之后他可以重復欣賞,甚至遇到好的片段還可以發在網上讓大家聆聽。
不過由于他坐的位置比較遠,所以并不能拍攝到彈奏者的相貌,只能看到一個個身著正裝的鋼琴家忘情的彈奏著。
很快,輪到最后一位華國鋼琴家登場了,他彈奏了一首曲調輕柔的曲子。
當聽到這首曲子后,張葉華就直接被驚艷到了!
張葉華把這首曲子的名字牢牢記了下來:《致愛麗絲的夢中婚禮》
表演結束后,張葉華回到家中播放視頻,一遍又一遍的播放,一遍又一遍的聆聽。
“這世界上怎么會有這么好聽的曲子啊!”
張葉華感慨了至少十幾次了。
然后,張葉華把視頻剪輯了一下,發到了微博上邊,附帶一個標題:“納爾卡國際鋼琴大賽冠軍彈奏的原創鋼琴曲,《致愛麗絲的夢中婚禮》”
一個非常樸實無華的標題,然后還附帶了一個模糊不清的視頻。
這個視頻發出去后幾乎無人問津。
畢竟畫質又不清晰,標題又不吸引人,而且他也沒開通付費推廣。
但是,總有喜歡鋼琴的人會進行搜索的。
比如京州音樂學院的才女張可可。
張可可知道李安去參加納爾卡鋼琴大賽了,但很可惜她沒辦法去觀賽,她只能在微博上,網上不斷的搜索‘納爾卡鋼琴大賽’七個字。
終于,這條微博被張可可搜到了。
張可可點開視頻后,手機中頓時響起了無比溫柔、悅耳,帶著些許悲傷又夾雜著喜悅的琴聲。
在聽到這琴聲的剎那,張可可整個人都呆了。
“天,這曲子彈得也太好太溫柔了吧,這種旋律愛了愛了,太美妙了!”張可可喃喃自語著,然后她開始放大視頻,試圖想要看到是誰在彈奏這首曲子。
但是,由于拍攝的距離太遠,所以張可可只能勉強看到一個身影,有些認不出來。
“如果彈奏的人是李安哥哥就好了!”張可可嘆氣說道。
但她也知道,李安老師獲得冠軍的幾率很小。
畢竟華國鋼琴相比其它行業來說發展的并不好,李安老師水平也只是華國鋼琴的首屈一指,放在世界上拿冠軍恐怕還是很難的。
不過嘆氣歸嘆氣,張可可還是把這個視頻轉發到了自己微博里。
張可可由于人長得漂亮還能彈一首好鋼琴,所以她的粉絲數量高達三千多人。
這一轉發,短短半個小時時間,評論竟達到了幾十條,全部都在說這首曲子多好多好。而且原本寥寥無幾的轉發量,也頓時增加到了幾十個,上百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