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還真不偏不倚,恰好發揚了華國的音樂文化!
……
《高山流水》驚艷了所有人,讓所有人都對華國的樂器和音樂刮目相看了。
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始。
在彈奏完了這一首高山流水之后,李安站起身子,又走到了琵琶旁邊,然后將琵琶抱起。
李安開口與所有人介紹道:
“我現在手里邊抱著的這個樂器叫做琵琶,也是一個弦類樂器,和西方的小提琴有一定的共同之處。不過小提琴是拉的,而這個琵琶也是撥弦的。且我們的這個琵琶早在幾千年前就已經造出來了。”
“而我接下來要給大家演奏的這首曲子,同樣是華國的一首流傳千年的名曲,這首曲子內容壯麗輝煌,風格氣勢雄偉激昂奇特。”
“這首曲子同樣是具有一個歷史意義的,且這個意義要比先前彈奏的《高山流水》意義更為遠大。”
“我不知道現場和正在觀看節目的觀眾們,你們有沒有了解過華國歷史。”
“如果了解過,那一定知道我們華國在公元前206年至203年爆發的一場大規模的戰爭,喚名:楚漢之爭!”
“楚王為項羽,號稱霸王,年少時就能舉起千斤重鼎;漢王為劉邦。兩人在楚漢之爭這場長達三年多的戰爭之中,項羽不敵劉邦逐漸落敗。”
“公元前202年10月,漢王劉邦率本部人馬,追擊撤退的項羽。追到陽夏的南邊,劉邦下令暫停追擊,派出使者與韓信、彭越等人聯絡,許諾日后與他們共分天下,并把臨淄、大梁、淮南大片土地封給他們。果然,使者紛紛回報,諸侯即將發兵。”
“不久,各路諸侯出兵,攻擊項羽軍隊,韓信三十萬兵馬自齊南下,切斷了項羽向彭城的退路;彭越率數萬兵馬到達固陵與劉邦會師,擔任主攻;劉賈與英布自壽春率兵北進,切斷項羽南逃之路。”
“項羽的軍隊從四面八方被圍攻了,他們只能不斷收縮,退至垓下。”
“而項羽被圍攻的這場戰役,被后世稱之為“十面埋伏”。”
“漢軍的十面埋伏宛如天羅地網,而項羽軍的反擊就像困籠之獸。垓下戰場,殺聲震天,兩軍拼搏,你死我活。”
“最終在雙方的爭斗之中,項羽逐漸退敗,項羽的愛妾虞姬也拔劍自刎而死。”
“項羽見大勢已去,帶了八百騎兵連夜突圍南逃。第二天天亮,劉邦發覺項羽突圍而去,便派灌嬰帶領五千騎兵追連趕。”
“項羽渡過淮河,繼續跟隨他的騎兵只有一百多人了。項羽到陰陵迷了路,陷進湖沼地帶,被漢軍追及。項羽領兵且戰且退,退至烏江,只剩下二十八名士兵。”
“邊正停靠著一條小船。烏江亭長請他上船說:江東地方雖然小但地方千里,我愿意載大王回去,現在這里只有我有船,等漢軍追過來他們是沒辦法過去的。”
“然而霸王項羽卻說:‘天要亡我,我渡江又有什么意義?當初我帶著江東八千子弟渡江,現在沒一個人活命,就算江東父兄還支持我,可我哪里還有臉面見江東父老!?’”
“隨后,霸王項羽在烏江前與漢軍作戰,以一人之力殺了漢軍數百人!項羽也身負重傷無力再戰,最終自刎而死!”
由于華國文字博大精深,所以很多成語和文言,李安直接翻譯成了通俗的大白話。
李安站在這個舞臺上,為整個世界講述著這場歷史的經典戰役,完全投入了自己的感情。
而李安的情緒,也直接影響到了整個體育場的人。
“我有稍微了解過華國歷史,霸王項羽嗎?那真的是一個史詩級的英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