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難道沒有人覺得嗩吶演奏出的鳥叫聲非常好聽嗎?”
“真的沒想到,華國的音樂竟然能這么的出色。”
“愛了愛了,我決定了,最近一個月一定要去華國旅游旅游。我想看看項羽死的那條江,我想看看伯牙悟出高山流水的那個環境。”
現場的觀眾們,還有世界各地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一個又一個的紛紛對其做出評價。
遠在匈牙利,一名金發碧眼的小女孩正拉著她父親的衣角:“爸爸,我想學古箏,我想學琵琶!”
聽到自家可愛閨女的話,這位父親滿面愁容:“古箏和琵琶的聲音確實好聽,但是爸爸不會彈,咱們國家恐怕也沒人會彈啊。”
小女孩就直接開始撒嬌耍潑了起來,她直接搖晃著父親的胳膊:“我就要學古箏,我就要學琵琶!”
沒辦法,這位疼愛閨女的父親只能一邊搖晃身子一邊點頭:“好好好,學學學,回頭我帶你去華國咱們找一個教古箏和琵琶的人教你。”
當然,這還算好一點的。
在意利達,一位出生于音樂世家,從小擁有音樂天份的小男孩彼得。
此刻,彼得正拉著他的爺爺說道:“爺爺,我不想學小提琴了,我要學習嗩吶!我感覺嗩吶好神奇哦,那么多鳥叫聲都能模仿出來呢!”
小男孩的爺爺一臉懵。
這畢竟是個音樂世家,小男孩爺爺也是一位資深音樂研究者,所以他簡單了解過華國的樂器,知道嗩吶一般是給死人吹的。
所以,這小男孩的話一下子讓這位爺爺表情難看了起來。
試想一下,孫子在家里天天吹嗩吶,作為一個六十多歲的老頭……這感覺!
爺爺表情難看:“乖孫子,要不你學其它樂器吧,二胡怎么樣?”
小男孩皺著眉頭:“二胡不好聽,不喜歡那種音色,而且聲音好消極哦,我就想學嗩吶,我要吹鳥叫兒!”
爺爺的表情就像麻瓜一樣,皺巴巴的。
……
音樂盛典結束了。
米國的表現非常一般,只是象征性的彈奏一下應付一下;
意利達的表現還很不錯,不管是故事還是原創曲子。
但是,和華國一比,兩個國家完全就是渣渣!
米國和意利達全部是樂團演奏的,而且運用也都是鋼琴小提琴,并沒有太大新意。
而華國則幾乎都是李安單獨演奏,且還用的奇奇怪怪的樂器,最主要還彈奏的那么好聽。
所以一時之間,那個音樂盛典上展示的華國文化的寸頭男人,火了!
國外沒有微博,但是有臉書。
米國、蘇國、英蘭格、意利達等國家,他們的臉書都是連通在一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