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哥,三哥,要不咱們比一下,看看誰先登上去怎么樣?”
“行啊,比就比。”
“要不要來點彩頭?”
“這樣吧,最后登上去的今天中午請客。”
明鯉話音未落,直接沖了出去。
“四弟,你居然耍賴。”
“四弟,你這樣就算贏了也不光彩啊。”
陳玉樓和鷓鴣哨連忙跟上,一行三人登上長城。
一大早吃過早飯之后,讓北平飯店那邊安排了一輛車。
本來是打算叫張啟山,啞巴張,張日山一起來的。
一個有事來不了,一個不來,一個腰痛。
沒辦法,三人只好自己來了。
“會當凌絕頂,一覽眾山小。”
站在山頂的烽火臺上,四周美景一覽無余。
只有身臨其境,才能切實的感受到長城帶來的震撼。
“三弟,四弟,你們說古人怎么有能力修建起這么雄偉的工程?”
“難以想象,真的是太震撼了。”
“俗話說不到長城非好漢,二哥,三哥,今天咱們也算做了一回好漢了。”
“不到長城非好漢,這話說的好,四弟,這是誰說的?”
陳玉樓和鷓鴣哨細細品味,不到長城非好漢,說的太好了。
他們兩也算見多識廣了,這么有名有氣魄的俗語,之前怎么就沒聽說過呢。
明鯉笑了笑,說道“二哥,三哥,咱們給這地方取個名字怎么樣,就叫好漢坡。”
“好漢坡,這個名字好。”
“無限風光在險峰,好一個好漢坡。”
好漢坡這個名字,陳玉樓和鷓鴣哨非常認同。
此峰,配得上好漢坡這個名字。
“二哥,你干嘛?”
“把咱們兄弟三人游長城的事跡記下來啊。”
“千萬別刻,長城的每一塊城磚都是歷史的見證,都是文物,千萬別在上面刻字。”
見陳玉樓居然掏出小神鋒準備在烽火臺上的城磚上刻字,明鯉連忙制止。
雖然他并不是什么好人,但前世旅游,最煩那種到處亂寫亂畫沒素質的游客。
某某某到此一游,某年某月某日,一點素質沒有。
長城的城磚都是文物,是夏國歷史的見證者,更不應該破壞。
“是二哥孟浪了。”陳玉樓連忙把小神鋒收起來。
“二哥,四弟,等我一會。”鷓鴣哨四處掃了一眼,發現不遠處有人在繪畫。
交涉一番之后,畫畫的男子將畫筆遞給鷓鴣哨。
隨后鷓鴣哨提筆在一張干凈的畫紙上寫到,民國十七年農歷七月初九,明鯉,陳玉樓,鷓鴣哨兄弟三人長城同游……。
洋洋灑灑一篇三百多字的文章自鷓鴣哨手中而出,詳細記載了兄弟三人同游長城,并將此處險峰取名好漢坡的過程。
隨后,鷓鴣哨將其粘貼于烽火臺中。
多年之后,好漢坡多了一塊石碑,上面原文刻印了鷓鴣哨這篇游記文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