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氣層外就是真空環境,核彈要想保持威力,就必須在大氣層內釋放。
不然,120顆核彈在太空攔截,摧毀隕石的概率實在太小了。
要知道,就在剛剛足足發射了2000顆飛彈,才摧毀那顆直徑12公里的隕石。
換算下威力,其實跟現在這百余顆差不多。
雖然,今天每一次都是在碰運氣。
可運氣也不是瞎碰的。
那是在大量的計算下,99點汗水+一點運氣,導致的成功!
就如買彩票般,先把歷史中獎的號碼,翻了又翻,算了又算。
總算找出一點自認的規律了。
這樣比你瞎買,中獎的概率那是大大的提高。
即便一等獎中不了,5塊,10塊總行了吧?
第一波的攔截,其實就是想要這個小獎,有效爆炸了3-5枚就足以解決這次危機了。
至于輻射?
那是危機解決后該考慮的問題。
就如,都已經住在天橋下了,你還有閑心考慮吃飯便面,健不健康?
“轟隆隆······”
這次可沒有配音,實實在在的發生在了水藍星上。
“怎么回事?”
“哪里打炮了?”
正睡得香甜的楚風,一股腦的翻身爬了起來。
睡眼朦朧的連連掃視四方······
“不對啊,我這里隔音超好的啊?”
······
下午3點45秒。
第一波攔截,振奮了人心——11公里的隕石被撬開成了數塊大小不一的隕石。
兩大兩小,還有數目不等的小顆隕石殘片。
據地面觀測設備第一時間的測算,最大的一塊將近4公里,著落地點為大西洋。
其次,5公里的隕石碎片將降落于太平洋。
另外一顆將近1公里的隕石碎片,直直砸向了大蘋果城,最后的一顆直徑最小,才0.5公里,很熱情的跑到了阿三家。
沒有任何廢話。
各國核彈應急反應小組,根據超級計算機計算的坐標,馬上添加,打出了第二波核彈,也是最后一波攔截。
畢竟,離隕石落地的那一刻,只有32秒。
但你總不能等落地那一刻才攔截吧——總得把隕石攔截在對流層以外吧。
多多少少還是要考慮到一點輻射問題。
這樣留下的時間更少了。
成敗與否,就看著一錘子。
······
下午3點53秒。
第二波導彈,發射是發射了,可畫風明顯走歪了。
按照防衛協議,一旦有超過2公里,能引起全球氣候巨變的隕石,各國必須按照協議,根據地域,隕石將落地點等等因素,集中火力先解決掉。
可真正到導彈升空后,各國才發現······不,應該是唯二的兩國,早已心知肚明,有此結果。
那就是——飛往兩顆滅世級的隕石,其核彈數量明顯不足,少了足足一半有余。
這一情況,給滿心期待的民眾,籠罩了一層解不開的陰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