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三月中旬,陳實正拿著一個劇本,坐在一臺攝像機前,戴著墨鏡,旁邊還有個擴音喇叭,活脫脫一副知名大導演的模樣。
陳實本想找人拍的,但他知道,目前沒人能拍的出來他想要的東西出來,他知道需要怎么拍。
后面跟著十幾名新銳導演,都是電影學院編導系畢業多年依舊默默無聞的,還有的額是剛畢業的。
陳實帶著他們學習,之后就讓他們自己拍,這個其實不難,難的是怎么掌握財富密碼。
“你們記住了,想要得到高的關注度,無非兩點,定位人群,就是你的觀眾人群,這個一定要定位清楚,就像做買賣一樣,批發什么東西賣給哪群人,拍東西也是一樣,找好定位,就圍著這個定位去籌劃。”陳實對身后的人說道。
“陳總您也是導演系畢業的啊?”一名二十出頭的小伙問道。
“不是,因為目前能叫得上號的導演,基本都不是正兒八經專業影視院校畢業的,有的后期去混個畢業證,那也是成名后。
專業影視院校畢業的,能成名的反而非常的少,知道為什么嗎?”
后面專業院校畢業的有點憤憤不平,畢竟被陳實說到臉上了,但用屋里反駁陳實說的話,不管國內外,知名的導演和演員很多都是半路出家,真正專業院校出來的確實少的可憐。
“為什么?”一名女生看著陳實問道。
陳實想了一會說道:“藝術這東西和文學科研不一樣,不是說專業院校培養不出來,也可以培養的,比如TVB的無線訓練班和好萊塢合作的一些院校。
先說一下吧,你們如果不學藝術,而是學文理科,你們的導師,一定在專業領域比你們強太多了,你們去就是學習的,不停的學習。
尤其是高等學府的老師,那都是自身都是一個領域的大牛,甚至說是翹楚也不為過,他們教你們,你們不懂的可以去問,他們也會發現你們的問題,給予你們解答。
但藝術,尤其是你們學的專業,我說句難聽點的吧,你們的老師也沒啥實戰經驗,但他們的專業知識毋庸置疑,但專業性外的東西呢?
藝術相關的專業,大多需要吃個人天賦了,每個人對藝術的理解都不同,而藝術來源于生活,你們在座的,有幾個經歷過人情冷暖,世間百態,生死離別,爾虞我詐的?
那些非專業院校成名的,不管是演員還是導演,難道你們沒發現他們沒成名前基本有個共同點,那就是落魄的活在底層,他們拍出來的東西往往讓人感覺好真實,好有代入感和共鳴,他們對角色和故事的把控,都特別的強。
反而成名后,這些人拍的東西卻越來越一般了,為什么?因為他們脫離了底層,脫離太久了,他們也就沒什么優勢了。
反觀一些專業院校成名的明星和演員,他們的共同性也特別的明顯,很多都是家庭一般,或者在社會摸爬滾打很多年,自費去上了專業院校。
為什么他們要去上學?為了機會,因為專業院校的圈子不同,機會多,只要有個機會這群人就能起來,而他們去學校學了什么?無非系統化學習了一些術語和表演的一些技巧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