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子心中有惑,還請我佛指點迷津。”少年法海一臉虔誠的看著三藏。
但少年法海的眼中除了一般僧人的虔誠外,更有對知識的渴望,那是只有真正懂得思考的人才會出現的眼神。
三藏一直也很看好這個叫法海的弟子,他微笑著點了點頭,沒有以上師的姿態回答法海,而是以朋友以道友的態度說道:“心中有惑說明你在思考,這是好事,你之迷津或許亦是我之迷津,說出來正好討論,相互印證。”
“弟子想問我佛,其它的佛都是廣收門徒,他們播撒信仰,讓天下人來朝拜,他們四處宣講,讓天下人信仰。可我的佛為何遣散大部分僧眾,關閉大部分寺院?不再接受百姓的供奉?禪宗理念也是渡天下人為佛,可這樣又如何能度?”法海的每一個問題可以說都在質疑三藏,若是放在靈山或者佛門任何一宗這都是大逆不道。
不過三藏不僅沒有絲毫不悅,反而臉上笑容越盛,似乎他就是一直在等有人問這些。
下一刻只聽三藏非常認真的說道:“因為禪宗的寺院與以往的寺院都不同,禪宗的寺院不是廣納天下財貨的寺院,而是傳播道理,引領人族進步之所。同樣禪宗的僧人不應該是一種職業,更不是為逃避賦稅,為貪圖享樂之人設定的身份。禪宗的僧人應該是尋找真理傳播知識的先行者,真正的禪宗僧人應該是百姓的公仆,是愿意為良善蕓蕓眾生獻出一切的修行者。”
“這樣的寺院會多嗎?這樣的僧人又有幾個?”三藏以一句反問結束了回答,一時間整個清凈禪院都針落可聞。
過了許久之后,所有的人都還在沉思,但少年法海卻一臉欣喜的看向三藏,他雙手合十對著三藏一拜說道:“多謝我佛指點,弟子明白了。”
“你明白了什么?”三藏笑容依舊的問道,他的目光中也難掩喜悅之情。
“弟子要做一個真正的修行者?”少年法海神色堅定,先前眼中那些疑惑渴望都變成了堅定和興奮。
“什么是真正的修行者?”三藏又問。
少年法海站起身來,他明明只是一個普通人,可此時他的左手出現一卷書籍虛影,右手中握著一柄刀。
“弟子愿做我佛手中的書,傳播禪宗的道理,弟子也愿做我佛手中的刀,斬盡世間一切惡。”
猴子站在遠處看著這一切,這一刻他終于知道了,為什么佛門處處與沈行知為敵,可沈行知依然能公正的看待佛門,因為佛這個理念本身確實是沒錯的。
一個毫不起眼的少年,在佛法的指引下,他也可以成為佛,他也會成為傳播道理,除惡揚善的真正修行者。
而隨著三藏對禪宗的完善,禪宗的僧人也會成為人族的先行者,禪宗的寺院會成為類似書院一樣的存在,為人族傳播知識和道理,讓更多的人成為修行者成為真正的佛。
這是三藏的成就,但更是屬于沈行知的成就,甚至沈行知的成就更大,因為是在他的改變下,佛門禪宗對人族產生了積極的意義。
猴子的眼中沈行知越來越符合一個領袖的標準了,他相信沈行知就是那個能夠真正帶領人族崛起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