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扇公主的話有些語無倫次,不過沈行知卻是一點都不意外,這一切與他的猜測倒是不謀而合。
“那就有勞大公主了。另外等你完全覺醒記憶之后,記得幫我給老祖帶句話,就說該還的最好還是早點還,畢竟拖得太久是會有利息的。”沈行知前一句還一切如常,不過后面卻說了一句讓鐵扇公主不知所措的話。
鐵扇公主還想追問,可沈行知只說很快她就知道了,并沒有詳細的解釋那話是什么意思。
隨即鐵扇公主雖然滿心疑惑,還是先用芭蕉扇熄滅了火焰山,讓安西軍順利的通過。
而過了翠云山再走千里,便是牛魔王所在的積雷山了,也是如今到達靈山之前最困難的一個地方。
不過就在安西軍即將到達積雷山時,一個來自長安的命令突然打亂了沈行知的整個布局。
經過這些日子的經營,武媚已經完全掌控了朝政,而且她還將李治和她自己的尊號進行了修改,不再稱皇帝和皇后,而是改成圣皇和圣后。
而且無論是朝廷的典章還是武媚如今的威望,都讓圣后有了與圣皇同等的地位,兩人的指令現在都已經被稱為圣旨了。
同時武媚還修改了一些大唐律,因為這次修改的幅度并不大,只是增加了一些女性的權利,所以修改到沒引起什么風波。
其中主要是加重了女性的繼承權,比如夫家死后子女尚未成年的,可由妻子繼承全部家業,待子女成年后再行分配。
這些改動對于普通百姓來說其實影響不是太大,只有一些有心人意識到,這條律令的出現,倒是在法理上讓皇后有了繼承皇位的依據。
這些對安西大都護府來說也沒有直接的影響,真正的影響是來自朝堂上最近出現的一股風氣。
不知從何時起,有朝臣開始上書,說安西大都護府沈行知久居大都護之位,就算不另任它職,也應該令其回京述職了,畢竟沈行知從貞觀十三年末回到安西后,如今已經過去了五年,他五年時間都沒有再回京述職過。
這次群臣的上書是有理有據,并且越來越多的朝臣跟著上書,因為提議的人實在太多,最后連圣后都沒有將此事壓下來。
所以因為這件事,武媚有甚至送到了安西,只是當武媚的圣旨出現在安西的時候,上面的內容并不是讓沈行知回京述職,而是讓副都護裴行儉代沈行知回京述職。
裴行儉是沈行知的左膀右臂,更是整個安西的二號人物,尤其現在還在全面主持安西事宜,他被突然召回長安,不僅打亂了沈行知的計劃,還讓安西軍少了一個強大的戰力。
但是朝廷的旨意又不得不執行,沈行知也只能不情愿的讓裴行儉返回長安,而他親自掛帥繼續西征。
至于裴行儉的安危沈行知可是一點不擔心,那真正擔心的是裴行儉回了長安,武媚還會不會讓他回來?
還有武媚已經是圣后了,她更是在法理上完成了越過需要兒子禪讓,直接就可以從李治手上接手大唐江山,那距離她改國號稱帝會不會也不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