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場雨自然不是因為趙卿卿的到來才下的。
汴京久旱未逢甘霖,也到了該下雨的時候了。
這一場雨,本就該下了。
只是趙卿卿的到來正是時候,百姓們便將這次的大功歸到了顧慍和身上。
前生汴京大旱之災,不僅給顧慍和帶來了許多封賞,還讓他贏得了汴京的民心。
他那一次贏得漂亮。
這一世,喬明錦依舊選擇讓他賺這個便宜。
他無需做什么,只要在汴京城待上一段時日,便能得到那些封賞。
這一世,趙卿卿在她身邊,他身邊無可信之人能用,若還想得到汴京城的民心,那他只能親自前去。
喬明錦料定了他會親自前去,所以即使汴京城的旱災已火上眉梢,她還依舊這般安逸。
顧慍和是個有野心的人,他不可能會放著汴京城這么大一塊肥肉不要。
正如喬明錦所料,在抱月將汴京旱災一事告知與他的時候,他原本日漸頹廢的斗志又重新被點燃了起來。
顧慍和當即便換好了朝服,讓抱月直接備了車馬,在天快黑的時候毅然決然決定進宮面圣。
說的是什么汴京之災刻不容緩,應馬上去為陛下分憂,為百姓出力。
喬明錦的人也沒攔他,直接放他走了。
只可惜,他的馬車被攔在了宮外。
宮門已關,明齊帝沒見他。
顧慍和鎩羽而歸,在心里默默決定明日繼續。
次日一早,他便早早地在宮門口等著了。
待宮門一開,他便快步邁進皇宮,直奔金鑾殿。
皇宮的門開了,金鑾殿的門還沒開。
還未到早朝的點,明齊帝還在慢慢更衣。
他無奈,只好默默站在殿外等候。
漸漸的,來上朝的官員快要到齊了,明齊帝才入朝。
今日百官討論的主題必然是汴京旱災。
明齊帝道:“對于汴京旱災,眾位愛卿都有什么看法?”
顧慍和第一個上前。
“回陛下,汴京旱災刻不容緩,當立即賑災,以解救百姓之苦,讓汴京重返熱鬧盛景。”
明齊帝滿面祥和地望著他問:“哦?這么說,顧愛卿這是已經有辦法了?”
“微臣以為,如今朝廷應該派出一名官員前去賑災,以此來安撫民心。”
顧慍和差點就要把“陛下您派我去吧”,這幾個字給寫在臉上了。
然而明齊帝卻故意裝作不明白他的意思,又問道:“那顧愛卿以為,這件事情該派誰去?”
顧慍和道:“汴京城如今已是公主的封地,公主千金之軀,自然是不能委身前去賑災的。微臣身為駙馬,愿意為公主分擔,為陛下分憂。
此次賑災,若陛下愿意,可交給微臣前去,微臣一定鼎力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