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這是看透了喬明錦的心思。
喬明錦本想利用這一點,挑撥聞西燼與蕭含辭之間的關系。
她本以為,蕭含辭與聞西燼之間各自領兵,各自有各自的兵符。
本想利用這一點,挑起他們之間的內斗。
只是沒想到,蕭含辭手上拿著的,竟是能統領所有將士的兵符。
原來,這個聞西燼,是真沒一點用。
她干脆直接收回了長劍,沒再管聞西燼。
沒有用的棋子,不值得她浪費半點力氣。
喬明錦道:“就算你不在乎八王爺的死活,就算你不在乎大昭是否能夠復國,可你身后這些將士們,未必就不在乎。
他們隱忍了這么久,今日匯集于此,不正是為了大昭復國?蕭含辭,你別忘記了,你的目的與他們不一樣,你真的能保證所有人都會聽你的?”
“我當然明白他們這一行所為乃是復國。”
蕭含辭望了一眼身后的數千名將士,又繼續道:“若能報我血仇,便能成功復國,這一點,公主你不會想不明白吧?”
他要報仇,也會為大昭復國。
這兩者并不沖突。
他完全可以都做得到。
喬明錦愣了一會兒,才沉聲開口問:“大齊,究竟欠你什么?”
“大齊不欠我什么,欠我的,是你的父皇,是大齊如今高高在上的皇,是那手段毒辣的明齊帝。
我要做的,只是將一切還回去罷了。”
當年的血海深仇,他明齊帝瞞得過天下人,瞞不過他蕭家人。
蕭家歷代為官,滿門忠良。
蕭含辭的祖父蕭伯卿,用盡一生去報效朝廷。
只是他報效的,是大昭,而非是大齊。
那時候的天下,是大昭的。
蕭伯卿至死,都在守著大昭國的安定。
他一生都為了大昭而活。
那年明齊帝領兵攻入長安城,屠盡大昭文武百官。
就連家眷,也不曾放過。
年幼的蕭含辭親眼看著明齊帝領兵血洗蕭府,殺了他的父親,母親,還有他自小便極其敬重的祖父。
一夜之間,蕭家只剩他一人尚存于世。
明齊帝為了彰顯他的仁德之心,留了年幼的蕭含辭一命。
百官竟還夸贊他一片仁心,定會是一位明君。
然而只有蕭含辭一個人清楚,他明齊帝不過是看在他年紀尚小,以為他才兩三歲,想著這個年紀的蕭含辭,應是不記事。
故才放松警惕,留了他一命。
然,當時的蕭含辭,其實已有五歲。
他只是個子長得低了一些,看上去年紀小了一些罷了。
明齊帝卻以為他只有兩三歲,以為他沒有任何威脅,便沒殺他。
也正因他當年一時大意,才留下此等禍患。
說到底,如今的一切,終究是明齊帝自己種下的結果。
喬明錦自是不知曉他曾經歷的這一切,她望著蕭含辭沉聲道:“所以,你便要讓這些無辜的百姓,跟著受苦嗎?”
蕭含辭冷聲應道:“當年,明齊帝攻入長安城的時候,不也是如此?這些事情放在他身上便理所當然,放在我這里,就成了殘害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