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我是《帶著大明橫推諸天》這本書的作者——我是王帥帥啊。
現在能點進來看感言的兄弟萌應該都是還沒棄書的兄弟萌,在這里向大家拜謝。
作者實在沒想到換地圖,把文寫崩了,然后導致太多人棄書了。
作者可能是唯一一個上三江崩了的人吧,崩成這樣,我一點沒想到。
可能后續推薦都是一個問題,不是可能有問題,是基本無緣了。
是我太菜了,辜負了大家的期望,讓大家看得索然無味。
在這里鄭重道歉,
對不起。
這本書不是作者一個人的書,也包含了太多喜歡大明的人的期待,讓你們失望了。
說到這里,
在道一個歉,
對不起,這一周以來讓你們失望了。
其他書有諸如秦朝諸天、漢朝諸天、隋唐諸天、宋朝諸天,就是沒有大明諸天。
所以作者才動筆寫大明,這是其中一個原因,
還有個原因就是很多人對明末的歷史誤解太大了,我實在忍受不了很多人對明末那些鐵骨錚錚,一身正氣的將軍們的誤解,
當今娛樂至死,又有多少人缺了這種愛國氣節,特別是某些精日精美精韓的讀書人,作者接觸太多了,賊惡心,不是祖國,你們現在還在國外享受靚麗的風景線以及XG病一群。
多種原因之下,才讓我有了想寫本書的想法。
明末是個英雄輩出的時代,大明在明末涌現了無數的名將文臣,完全不輸于其他任何時代,卻被人各種誤解,
是什么原因想必不用作者多說為什么吧,有懂的兄弟萌偷偷評論,我怕被404查水表。
熊廷弼、孫傳庭、盧象升、曹文詔、曹變蛟、朱燮元、秦良玉、馬祥麟、楊肇基、戚金、王夢熊、李定國、閻應元、滿桂、趙率教、這些哪個不是鐵骨錚錚一心報國民族英雄,這些都還是武將,明末武將作者還沒舉全,還有許多忠心報國的文臣,不一一舉例了。
這也是作者沒寫召喚流的原因之一,因為真的沒必要,大明不缺名將文臣。
巍巍大明,武德充沛,文臣如雨。
當初熊廷弼經略遼東的時候,努爾哈赤屁都不敢放個;
戚家軍渾河橋全軍戰死,也未曾后退半步;
戚家軍有多輝煌?
東南抗倭,三千步卒面對數萬倭寇,傷亡都不到三位數,對面幾乎被他們打得全軍覆沒!
西北抗虜,不到一萬步騎面對數萬韃靼鐵騎,傷亡還是不到三位數,對面都被他們打崩潰了。
還有兩場援助朝鮮,數千戚家軍也是中流砥柱,兩次東瀛都派了十余萬大軍,戚家軍就算只有三五萬遼東軍相助,那也是渾然不懼。
就這些,有人跟我說,大明野戰差了,大明武力賊弱,我沒有辯解,我一個人改變不了多少。
白桿兵馬祥麟眼中一箭,一聲喝退滿八旗精銳一萬多人,最后為大明死守襄陽,戰死,哪個不能打?
楊肇基率軍平定白蓮教,擊退皇太極,二貝勒阿敏。
吊打甘肅河套的游牧民族,殺敵數千人,最后甚至都病死軍中,一身氣節鐵骨錚錚,為大明流盡了最后一滴血。
最后還不是被后人誣陷無能。
孫傳庭、盧象升、雙曹哪個不是驚世名將?哪個又不是死守氣節?他們比誰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