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夢熊沉聲道:“區區陳兵兩百萬的小鎮,末將必定手到擒來”
“好,本帥在城中等你好消息”
孫傳庭先打大韓是有原因的,之所以先取大韓,是因為大韓的實力在三國中最強,只要大韓一滅,其余兩國必為驚弓之鳥。
而且大韓夾在大甘、大呂中間,即使大陳、大燕想要出兵分羹也要先滅大甘、大呂。
至于大甘、大呂會不會出兵援助大韓,以這兩國的見識,就算出兵,孫傳庭也有對策。
何況兩國在上一次打大明的時候,損失慘重,哪里還來多余的兵力救韓,祈禱大明不去打他們就好了。
大韓現在總共兵力也才四百萬,但是全是清一色金丹期六層以上的修士。
至于大韓的軍陣,是一門中品仙級軍陣,算是韓、甘、呂三國中最強的軍陣了。
七百萬大明大軍覆滅西方三國是綽綽有余,主要是防備大陳、大燕來趁火打劫。
大明攻打三國的旗號很簡單,
犯我大明者,雖遠必誅。
你們打了大明,沒理由我大明不打回去啊,禮尚往來,不外如此。
除了孫傳庭留下馬祥麟以及張維賢防備大燕、大陳以外,朱燮元以及楊肇基都在給大陳、大燕壓力,
為的就是盡量牽制大陳、大燕兩朝的兵力,為孫傳庭征伐三國贏得時間。
除了朱燮元、楊肇基配合以外,大明錦衣衛、東西兩廠的暗探也在暗中發揮作用。
這一戰算是大明傾其所有了,常年駐扎京城的軍隊都調集出來了,要是這一戰輸了,大明至少百年內無法在此進攻西方三國,
而且大明還處于四戰之地,到時候,形式可能會不容樂觀。
王夢熊帶領天津衛布下了驚濤百煉大陣,遮天蔽日的大陣猶如怒海狂濤,在天空中掩蓋日月。
這么大的異象也早就驚動了張謙,張謙此刻內心十分沉重,身為名將的他顯然能認出這個大陣的不凡,
一旦這個大陣攻破城池上的禁制,大韓的將士只能束手待斃,就算是中天境也飛不出這個大陣的籠罩范圍。
這大陣的威力早就突破了上天境,而且為首的將領一身修為氣血驚天,顯然不是易予之輩。
但是張謙沒有退縮,退縮就只有死亡,絕命一拼說不定還有機會,而且就算張謙撤退能退到哪里,一旦張謙下令撤退,回到皇都等待他的就只有被處死。
至于說投降或者逃走,張謙從來沒考慮過,大韓先皇對張謙有知遇之恩,要不是如此,張謙早就離開了這個傷心之地。
中天境巔峰的張謙去哪里都會受到重用,何況還是一方帥才,很多運朝都會求賢若渴。
張謙大聲對著部下說道:
“隨本帥布陣,迎擊來敵”
...
...
求訂閱求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