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看到了標志,但是依舊沒有看到學校。
“那我們邊走吧。”林羨說道。
“行。”黃博點了點頭。
倆人慢慢往那邊走去。
路上的民居,基本上都是磚房,只不過大多數人都沒有裝修。
稍遠一些地方,依舊可以看到這邊的特色建筑。
倆人還沒有走到標志面前,就發現了學校的位置。
學校處于民居的后面,在兩棟民居中間有一條路可以進去。
或許是節目組提前通知了,學校的大門并沒有關上。
“走吧。”黃博說道。
當他們走進學校的時候,就看到一位中年男子從學校走了出來。
“趙老師你好。”林羨和黃博打著招呼道。
節目組已經提前告知了一些學校的情況。
學校老師基本上都在學校里面住的,不過今天星期六,學校里面暫時只有校長一個人。
“你們好,歡迎你們。”趙老師滿面笑容的說道。
在趙老師的帶領下,林羨和黃博參觀起了整個學校。
其實并沒有什么好參觀的。
整個學校就只有一棟教學樓,一共三層,每層有4個教室。
旁邊還有一棟民居,據趙老師介紹,這是老師們的住宿樓。
整個操場基本上都是土質的,不過有一塊區域鋪上了水泥,上面放了幾個乒乓球臺。
和林羨小時候的上學環境差不多,不過他老家現在的學校比這里要好上很多。
和趙老師聊了許久,倆人才離開。
坐在車上,兩人聊了起來。
“這些老師真的很偉大啊。”黃博感嘆道。
“是啊。”林羨認同道。
通過和趙老師的交談,他們也知道了這里的一些情況。
整個學校一共有4個老師,學生也有八十多個。
學生數量不多,老師也不多。
但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
大多數老師都不會原因留在這里。
這里太荒涼了,很多老師來這邊幾天,就直接跑回去了。
大家都習慣了,每個人都有自己的選擇,能夠選擇自己的想要的人生。
按照標準,是一個老師,三十個學生。
但是最起碼一個學校都得有六個老師才行,否則連課都上不齊。
目前他們很多副課都是讓孩子們自學,再找個時間統一講一下。
這是沒有辦法的事情,條件實在是不允許,只能把主課先教好。
這里最大的問題,說起來還是師資力量。
盡管現在正在大力合并學校,擴大師資力量。
但實際上卻很難完成。
這里的人,生活條件不太好。
如果學校合并的話,那么孩子們上學就是個問題。
至于學校建筑什么的,其實并不缺。
趙老師他們學校的教學樓,前兩年才新建的。
大多數人關注的其實都是孩子們的學校環境,但是真正需要關心的,其實是師資力量。
目前關注師資力量的,除了國家,比較出名的就是那位馬總的鄉村教師計劃。
但那其實也只是個獎項而已。
說到底,這個計劃能夠幫助的老師并不多,很簡單的來說,象征意義更大。
全國的鄉村老師有多少?將近三百萬。
而這個計劃每年只有一百個名額。
好在近年國家在不斷提高鄉村老師的待遇,以及制定相對應的條件,否則的話,可以想象,愿意來到這里的老師會更少。
畢竟大多數老師,更愿意選擇城市。